-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谓语前置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特殊句式 判断句 被动句 省略句 倒装句 固定句式 1.用“······者······也”,如: 2.句中不用“者”,也不用“也” 。如: 3.用“乃、为、则、即”等表示,如: 一、判断句: 臣本布衣。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1)童区寄者,彬州荛牧儿也。 2) 夫战,勇气也。 1)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4)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也。 1)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4)济北榖城下黄石即我也。 找 一 找 二 、省略句 1 省略主语.如: 乃入见,问:“何以战?” 2 省略谓语.如: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省略宾语.(包括介词“以”的宾语)如: 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小惠未遍,民弗从(之)也。 4 省略介词.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于)天下之忧而忧,后(于)天下之乐而乐。 (刿)乃入见,(刿)问:“ (公)何以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 倒装句 1 状语后置。如: 2 宾语前置。如: 3 谓语前置。如: 4 定语后置。如: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云:何陋之有? 甚矣,汝之不惠。 甚矣,汝之不惠。 马之千里者, 马之千里者, 译:西施得了心病总在家里皱眉头,家里的丑女看见西施皱眉觉得很美,回家也捂着心皱眉,有个富人想见见她,但西施坚持不出门。贫穷的人见到了她,却带着妻子离开她。她知道皱眉头美丽,却不懂皱眉头为什么美丽。 正确译文:西施因心口疼而在邻居面前皱紧眉头。邻居里有个丑女看见西施皱眉觉得很美,丑女回家以后也捂着心口在别人面前皱着眉头。富人看见皱眉丑女,紧紧地关上门不出来;穷人看见她,领着妻子儿女离开她而逃跑。那个丑女只知道皱眉头美丽,却不懂皱眉头为什么美丽。 翻译口诀 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通假古本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意思,不遗漏,也不能多余。 文从句顺:译文要明白通顺,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 留、删、换、调、补、贯 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 天帝使我长百兽 2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天帝派我做百兽之长(掌管各种野兽)。 老虎不知道百兽是惧怕自己而逃跑,认为是惧怕狐狸。 总结: 就文言文翻译而言,这六个字并不是根本所在,而只是一种技巧。文言文翻译的根本还在于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尤其是实词的积累和辨析,这是硬道理。 LOGO 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 2、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活板》)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4、其一犬坐于前。《狼》 5、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促织》) (踢) (用木格) (偏爱) (像犬一样) (使。。。抬高) 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通过背诵,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的实词意义、虚词用法等也就记住了,记得多了,就能够触类旁通了。 高一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应注意字词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一字一句的学懂,即弄懂这个词是实词还是虚词,它是什么词性,做什么句子成分,什么意义,与现代文有什么区别等。一字一句都搞明白了,翻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搞懂了、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就可以增强阅读其它文言文的能力。 2 、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 3 、听录音朗读: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4 、小组合作:参照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疏通课文大意 5 、读思结合:理清层次,探求多知 6 、课外拓展,深化知识,背诵积累 1 、了解写作背景及相关的文学常识 通假字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名作动 名作状 动作名 形作动 形作名 实词 一词多义 常用120个 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 例:具答之,便要还家。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文言文中单音节词居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