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专题二(二)--公开课件.ppt

【优化方案】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板块专题二(二)--公开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种方法巧解诗歌“炼字”题型 [样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平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今宁夏灵武 县)。 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学生答案1] “藏”指隐藏,说明雪下得极大,把路都掩埋了。表现道路被雪覆盖,人迹稀少与雪的深厚;“透”指吹进、吹透,说明风大极寒把里面的衣服都能刺透,表现了寒风凛冽刺骨,也表明作者衣着单薄。 [失分原因] 学生1的答案能够写出“藏”和“透”的字面意义以及这两个字使用的表达效果,但是未能指出它们所使用的手法,对炼字类题目的答题格式不明确。 学生2能够准确地指出“藏”“透”的表现意义和使用的表现手法,但是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不恰当,表现人物“隐逸”“生活的清贫”的品性,理解概括错误,未能立足本句加以解说,而是任意拔高这两句描写的意旨。 [学生答案2] “藏”指掩埋,隐藏,运用拟人手法,表现了他隐逸的特点。“透”指穿透,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树林里的风穿过他的卧衣,拂过他的衣袖,体现了他生活的清贫。“藏”“透”说明了灵武自然环境的恶劣。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如上述试题中的“林风透卧衣”中的“透”字,本可理解为形容词,但这里用为动词,用字巧妙,独具特色。 2.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典型的比如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3.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这两句诗,作者描写边雪之大,寒风透衣,其用意主要表明邹明府路途艰难,这些深层的含意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体悟到。 *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栏目导引 真题试做考点聚集 思路规范热点精讲 误区规避难点突破 精题演练对点巩固 课后达标检测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 板块2 古代诗文阅读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主要是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含蓄性,精确性,揭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含义,即从情感、意境上品味语言,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考查点:①赏析炼字(词):品析诗中在表情达意上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②赏析炼句:品析诗中简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句子。③赏析语言风格:品析诗歌的语言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所显示出的格调和气派。 1.(2013·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选自《宋诗精华录》) 【注】 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绿”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绿”字需结合具体语境,可联想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此处的“绿”可理解为使动,“使树绿”,展示的是一种动态美,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春天的生机。 “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 2.(2013·高考湖

文档评论(0)

小红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