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
PAGE
PAGE 1
延平区非煤矿山一般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18年6月22日
目 录
TOC \o 1-2 \h \u 11206 1、总则 - 5 -
4391 1.1编制目的 - 5 -
6915 1.2编制依据 - 5 -
1574 1.3适用范围 - 5 -
18059 1.4工作原则 - 6 -
27683 2、应急救援机构与职责 - 7 -
17011 2.1应急指挥部成员 - 7 -
14314 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构成和职责 - 8 -
17723 2.3现场救援指挥部 - 9 -
3931 2.4区有关部门职责 - 10 -
26936 2.5事故发生地政府职责 - 12 -
18329 2.6应急救援队伍构成和职责 - 12 -
27261 2.7工作组职责 - 13 -
486 2.8应急救援专家职责 - 13 -
19676 2.9事故发生单位职责 - 14 -
17436 3、预警与信息报告 - 14 -
29413 3.1预警行动 - 14 -
4638 3.2信息报告 - 14 -
13857 4、应急响应 - 17 -
30658 4.1分级响应 - 17 -
20946 4.2响应程序 - 18 -
12023 4.3现场处置措施 - 20 -
15613 4.4 信息发布 - 21 -
11320 4.5应急结束 - 22 -
13714 5、后期处置 - 23 -
27536 5.1善后处置 - 23 -
3555 5.2清点工作 - 23 -
27318 5.3总结与评估 - 23 -
5837 6、保障措施 - 23 -
24840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 23 -
5188 6.2应急保障 - 24 -
22304 6.3应急经费保障 - 25 -
25235 7、预案管理 - 25 -
11862 7.1培训与宣传 - 26 -
12138 7.2预案演练 - 26 -
13064 7.3预案修订 - 26 -
14285 7.4预案实施 - 27 -
延平区非煤矿山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我区非煤矿山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依靠科学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促进安全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福建省非煤矿山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南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南平市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延平区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是《延平区生产安全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处置一般事故的专项预案。适用于延平区行政区域内的非煤矿山(含尾矿库,下同)发生下列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1)造成或者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
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非煤矿山特大事故(以下简称事故)的前期处置;
(2)造成或者可能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非煤矿山重大事故的前期处置;
(3)造成或者可能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非煤矿山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前期处置。
(4)造成或者可能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的非煤矿山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本节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
1.4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把保障涉险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2)分级负责。坚持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落实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事故发生单位是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响应者。
(3)协调配合。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协调有序,紧密配合。
(4)依靠科学。遵循科学原理,积极发挥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的作用,依靠先进设备,科学决策,科学施救。
(5)资源共享。建立健全联动联防机制,合理有效利用社会各种救援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