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26.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典礼”、“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比喻句、排比句的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心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2.过渡:(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⑴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⑵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qǐnɡ qínɡ) 檐(zhān yán) 瞻(zhān yán)
擎着:往上托;举。(造句练习)
瞻仰:恭敬地看。(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2.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三、细读课文,品味理解
1.练习分段:
⑴默读思考:
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分段。
⑵学生讨论:
明确:课文是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这样的顺序安排材料的。
第1段:大典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2段:大典中毛主席宣告、升国旗、宣读公告。
第3段:阅兵式盛况。
第4段:天安门广场灯光辉煌的景象和群众游行队伍的情况。
第5段:大典结束后光明充满整个北京城。
2.披文入境
此时此刻,你就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你会选拍哪几个难忘的镜头?为什么?
明确七个镜头:
大典前的会场;毛主席宣告;升国旗;读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大典结束。
3.合作研读:
请选拍相同镜头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合作给这些照片配上解说词(口头准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2.小组合作完成解说词:
将讲解说词准备成文字稿(可以结合收集的课外资料)。
第二课时
一、导入、板题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开国大典》
2.板题:《开国大典》
二、出示学习目标及指导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同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3.通过学习课文有关段落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自学时间8分钟。
三、学生自学
四、检测学情
(一)填空练习,巩固第一部分的学习。说说课文大意。
1.(使学生明确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参加的总人数等问题。)
开国大典于 年 月 日在 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__,估计总数__________。会场在__________。主席台设在__________。
2.说说课文大意。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请学生默读第二部分,自主理清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2.练习用自己的话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体会开国大典盛况。
3.找出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的语句,初步了解课文用了哪些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朗读。
(1)重点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
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句的气势,练习朗读排比句。
(2)请你对比地读读下列句子,说说你的感受。(出示对比句)
a、下午三点整,会场上发出一阵掌声,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