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28张.ppt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课件28张.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由赵薇、佟大为、董洁等主演的《虎妈猫爸》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热议。 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典故,到了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里,人们重新思考,今天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呢?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 弗罗姆,美籍德国犹太人,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 在作品《爱的艺术》这本书里阐述爱的艺术。他认为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只有学会爱的艺术,才能够爱,并且才能获得别人的爱。 弗罗姆(1900-1980) 作者简介 进一步走近作者,认识“爱的艺术”。 埃里希·弗罗姆(1900~1980),这位“神童” 1922年仅22岁就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29年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 1934年移居美国。先后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等。 他把自己具体的世界观称为“人本主义”。他论述最多的也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 他所著的《爱的艺术》,是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此书畅销至今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第一环节: 爱的能力 逐步发展 人在生长过程各个阶段对爱的情感变化各有什么特征? 年龄段 特 征(概括) 刚出生阶段(婴儿期) 8岁以下 (幼儿期) 8—10岁 (童年期) 少年时期 (成长期) 成熟时期 (成熟期) 无爱 被爱 有爱 创造爱 无爱的意识,不具备感知爱的能力 有被爱的感觉,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 开始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努力去唤起别人爱 进一步通过努力去唤起爱(克服自我中心阶段)和学习爱,“我爱你——需要你” 自觉的爱别人,创造爱“需要你——我爱你” 总规律: 爱的本质感悟 第二环节: 由表及里的进一步追问 作者认为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联系实际对作者的看法做一番评析? 初步明确: 母爱从本质上说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父爱、母爱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 母爱积极面和消极面: 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父爱积极面和消极面: 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爱的融合升华 第三环节: 1、文中提到两种爱的原则及其心理逻辑各是什么? 交流探讨: 第一种的心理逻辑: “被人爱”是原因,“爱人”是结果。 以自己为中心,强调先获得再付出,是幼稚孩童式的爱的方式,也是一种不成熟的爱的方式。 是单向的、简单的、自我中心的。 第二种的心理逻辑: “我爱人”是原因,“被人爱”是结果。 先付出再获得,是对爱成熟的负责任的理解。 是双向的、互动的,更加复杂。 文中提到两种爱的原则,一种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另一种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 这两种爱的原则区别的心理逻辑各是什么? 文中提到这两种爱的原则是怎样的发展顺序? 由简单到复杂, 由单纯到成熟, 由感性到理性。 2 、弗罗姆认为怎样的状态才算 拥有成熟的健康的灵魂? 明确:成熟的人不依赖父母提供的世界,而是 自己心中拥有两个良知,建立两个形象: 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之上, 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至爱、温和——来自母亲 理智、成熟——来自父亲 思维导流: 本文的思维方式是先对“母爱”、“父爱”都完整的“一分为二”,再在此基础上准确的“合二为一”。 明确: “母爱”“父爱”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这需要如同俗话说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心学习。 从而成为一名具有作者所说的“理想人格”的现代公民, 既要发扬光大“母爱”的至爱、温和的特性,又要避免无原则的迁就、溺爱; 既要发扬光大“父爱”的理智、成熟的特性,又要避免专横、冷酷。

文档评论(0)

369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