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TheoriesofCommunicationandTheories.DOCVIP

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TheoriesofCommunicationandTheories.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傳播理論與社會理論 譯按:本文原文名稱 ”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ories of Society”, 收錄於Communication Research, 5(3): 339-356, 1978. 作者:Peter Golding Graham Murdock 譯按:在寫作此文時Peter Golding為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大眾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Graham Murdock則是他的研究夥伴。兩人於1990及1991年兩人,先後轉往英格蘭羅芙堡(Loughborough)大學社會科學系任教至今(2007年)。 譯者:李郁青 大眾傳播研究如今已發展成浩瀚的學術事業。當前,我們宛若已有約定,見證了它的羽翼豐滿:成熟學科所擁有的制度性機構,它一應俱全。隨著大傳領域的茁壯,大學裡的傳播院系,及傳播、大眾傳播、人類傳播與媒體研究等相關學術期刊,如雨後春筍,傳播領域於是走向專業化與分殊化之路。在我們看來,傳播學術領域的成長過程,讓人困惑;學人經常對大眾傳播研究的走向表達關切:究竟傳播研究是什麼?要走向何方?這確實是傳播研究史上再三出現的關懷,我們對此並不感驚訝。這些關切時常提出兩項問題,其一是關於研究題材的定義問題:領域中的期刊經常以其刊名涵蓋一組共同的研究興趣,試圖宣示刊物存在的長處。例如,Th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關心的是「傳播理論、實踐與政策的研究」、和「傳播領域中一些明顯的問題與議題」。Communication Research則「關心所有層次的傳播過程研究」,特別是「闡釋與測試那些能夠解釋傳播過程及其結果的模式」。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則「致力於增進對人類符號互動上的知識與了解」等等。領域中所涵蓋的研究興趣和主題,其邊界似無止盡;跨學科值得稱許,廣泛的知識延伸也棒極了。然而有些學者質疑這樣的異類混合,時而想為此一領域建構統一的單一理論,認為這樣可能比較保險。但我們相信,建構統一觀點之論是錯的,以下將仔細加以檢視。 引發不安的第二項問題倒不是要研究什麼?而是如何研究?哪些方法最足以協助我們,貼切研究「我們所關切的人類生活面向」?由哪一學科的基礎出發,最能趨近大眾傳播的問題?我們希望論證的是,這兩項經常被人提起的疑惑,已經引來錯誤的解答。學人擎舉統一理論及學科等第為聖杯,在我們看來,這是誤入歧途的目標。我們將先論證,此類嘗試乃是基於對傳播與大眾傳播理論的力量有錯誤假設,並且混淆了傳播與文化此二概念的關連。其次,我們將建議,我們不需要大眾傳播理論,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理論。循此,我們才能提出看法,引導我們進行感興趣的命題和研究。簡言之,對於「我們要走向何方?如何才能航向彼岸?」的提問,我們將經過論證後,提出以下答案:我們無法由現之所在,航向彼岸。 批評 過去數年,批評傳播研究的文獻,已有多起。其中,所有批評都關切的主題是:傳播研究忽視了理論,導引傳播研究的概念架構,發展不足。提出此種批評的聲浪來自許多方向。第一,有些評論人注意到,一些研究者使用的研究方法,與其研究目標脫節。他們只知再三精鍊方法,卻茫然於目標,於是經驗技術愈來愈複雜,統計建構愈來愈精細,但研究或研究成果的理論意義為何,這些人卻束諸高閣,不加聞問。Nordenstreng在1968年嚴厲批評美國的大眾傳播研究,認為「這個領域的研究,斤斤計較於技術與方法的正確,代價卻是概念層次失之鬆垮」(Nordenstreng, 1968: 208)。 經診斷,此種著魔於研究方法的現象,病灶在於理論空虛,故須設計精巧且能眩人耳目的經驗技術,以掩飾思想上的貧乏。 其次,另有一條略具差異的攻擊路線,評論人則較少注意理論貧乏的問題,而認為傳播領域的癥結在於缺少理論家。1958年《民意研究》美國協會一場研討會上,Berelson發表了一篇著名、嚴謹且發人深省的事後剖析,結論中指出:傳播研究領域已被耗盡,或以其用語來說「傳播研究處於消亡狀態」(Berelson, 1959: 1)。而他認為,主要原因是有創造力的思想家背棄了我們,去到更新(更刺激)的戰場。他並特別點名Hovland、Lasswell與Lazarsfeld等人,以及稍晚的Kurt Lewin。他們的離去對傳播領域造成的影響,是Berelson所謂概念上的停滯,阻礙了既有研究路線的進一步發展。但也有不少人猛烈回批Berelson,認為前述翹楚人物的學生,對傳播領域也有重要貢獻,傳播研究諸多領域依然生氣蓬勃。只是Berelson這項斷言,仍持續困擾著那些認為領域中缺乏理論的觀察家。 觀察大眾傳播研究的演進過程,第三條論證路線則回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