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7-2z 变换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式有两个极点z1=1,z2=2,并且 例7-13 已知 ,用留数法求其z反变换。 解: 五、关于z 变换的说明 1.z变换的非唯一性 z变换是对连续函数信号的采样序列进行变换,因此z变换与其原连续时间函数并非一一对应,而只是与采样序列相对应。 对于任一给定的z变换函数E(z),由于采样信号e*(t)可以代表在采样瞬时具有相同数值的任何连续时间函数e(t),所以求出的E(z)反变换也不可能是唯一的。 对于连续时间函数而言,z变换和z反变换都不是唯一的。 e*1(t)= e*2(t) E1(z)= E2(z) e1(t) ≠ e2(t) 图7-17 具有相同z变换式的两个时间常数 图7-17中,连续时间函数e1(t) 和 e2(t)的采样序列是相同的,即e*1(t)= e*2(t) ;它们的z变换也是相同的,即E1(z)= E2(z) ;然而,这两个时间函数是极不相同的,即e1(t) ≠ e2(t)。 2.z变换的收敛区间 对于拉氏变换,其存在性条件是下列绝对值积分收敛: 同样,z变换也有存在性问题。为此,需要研究z变换的收敛区间。 双边z变换的定义为: 由于z=esT,令s=σ+jω,则 令 ,则 ,于是 显然,上述无穷级数收敛的条件为: 若上式满足,则双边z变换一致收敛,即e(nT)的z变换存在。 在大多数工程问题中,因为n0时,e(nT)=0,所以z变换是单边的,其定义为: E(z)为有理分式函数,因而z变换的收敛区间与E(z)的零极点分布有关。 由于大多数工程问题的z变换都存在,因此今后对z变换的收敛区间不再特别指出。 P165:7-1(2),7-2 (2)(4),7-4,7-5,7-6 Homework Chapter7 自动控制原理 第七章 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 7.1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7.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 7.3 z变换理论 7.4 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7.5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和稳态误差 7.6 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7.3 z 变换理论 连续函数f(t)的拉氏变换为: 一、z变换的定义 f (t) 的采样信号为 f *(t): 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得 (7-17) z 变换实质为采样函数拉氏变换,把超越函数转化为z的幂级数或z的有理分式。 Z[f(t)]是为了书写方便,并不意味是连续函数的z变换。z变换只适用于离散函数。 F(z) 和 f *(t) 是一一对应的,但与f (t)是一对多的。 引入新的变量z=esT 则采样信号 f *(t) 的 z 变换定义为: (7-18) 注意: 二、z 变换的方法 1.级数求和法 思想:只要知道连续函数f(t)在各个采样时刻的数值,即可按照z变换的定义求得其z变换。 注意:这种级数展开式是开放形式的,有无穷多项。但一些常用的z变换的级数展开式可以用闭合型函数表示。 设 ,则 由于 在时刻 的脉冲幅度为1,其余时刻的脉冲幅度均为零,所以有 例7-4 求单位脉冲信号的z变换。 解: 例7-5 求单位阶跃函数1(t)的z变换。 解: 设 ,则 该级数的收敛域为|z|1,在该收敛域内,上式可以写成如下闭合形式: 例7-6 求理想脉冲序列信号δT (t)的z变换。 所以 解 因为 由拉氏变换可知, 对比例7-6和例7-5,得到什么结论? 例7-7 求单位斜坡信号的z变换。 上式两边同乘(-Tz),便得单位斜坡信号的z变换 解: 设 ,则 上式两边对z求导数,并将和式与导数交换,得 例7-8 求指数函数的z变换。 解 设 ,则 2.部分分式法 思想:先求出已知连续函数f(t)的拉氏变换F(s), 然后将其展开成部分分式之和的形式,求出相应每一部分的z变换再叠加即可。 即:当连续函数可以表示为指数函数之和时,可以利用指数函数的z变换求出该函数的z变换。 例7-9 设 ,求 的z变换。 解: 上式两边求拉氏反变换,得 例7-10 求 的z变换。 解: 三、z变换的性质 其中a1和a2为任意实数。 1.线性定理 若f1*(t)和f2*(t)的z变换为F1(z)和F2(z) ,则 (7-19) 证明: 2.实数位移定理 滞后定理(负偏移定理) 超前定理(正偏移定理) 若f *(t)的z变换为F (z),t0时,f(t)=0,则 (7-20) (7-21) 证明(正偏移定理): (令j=k+n) 3.复位移定理 证明:由z变换定义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