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流(盲)沟与导流管 导流盲沟设置在导流层的最低标高处,并贯穿整个场底,断面通常采用等腰梯形或菱形 铺设于场底中轴线上的为主沟,在主沟上依间距30~50m设置支沟,支沟与主沟的夹角宜采用15的倍数,通常采用60° 收集沟内填充卵石或碎石,按粒径上大下小形成反滤,一般上部采用40~60mm卵石,下部采用25~40mm卵石。 导流管按敷设位置分为干管(主沟内)和支管(支沟内),主管管径不应小于250mm,支管管径不小于200mm,采用HDPE材质。导流管预先制孔,孔径15~20mm,孔距50~100mm,开孔率一般为2~5%。 (a)渗滤液收集管 渗滤液收集管一般安放在渗滤液沟中,用砾石将其四周加以填塞,再衬以纤维织物,以减少细粒物进入沟内,渗滤液通过上述各层、最后进入收集管。 (b)渗滤液收集沟 渗滤液收集沟中的砾石应按如图所示的那样堆成,以便分散压实时的机械负荷,从而更好地保护渗滤液收集管,防止其破碎。如用土工织物作为过滤层,则应将其包覆在砾石层的上面。也可以用分级沙滤层来防止废弃物中的细粒渗入渗滤液收集沟内。 图 6-2-21 渗滤液收集沟详图 60cm 15cm 60cm 30cm 渗滤液收集管 排水层 衬层 过滤纤维 4cm水洗砾石 60cm (c)土工织物过滤层 过滤织物的设计方法主要是将土壤粒径特征与织物的表观开口尺寸(AOS)进行比较,由柯勒推荐的简单程序如下: 对于?50%的颗粒能通过0.074mm筛的土壤,过滤织物的AOS应?0.59mm。 对于?50%的颗粒能通过0.074mm筛的土壤,过滤织物的AOS应?0.297mm。 集水池及提升系统 平原型填埋场因渗滤液无法借助于重力从场内导出,需采用集水池和提升系统。山谷型填埋场,可以利用自然地形将渗滤液收集管直接穿过垃圾主坝的方式 集水池位于垃圾主坝前的最低洼处,以砾石堆填以支承上覆废物等。其容积视对应的填埋单元面积而定,一般采用5m×5m×1.5m,池坡1:2。池内填充砾石的孔隙率为30~40%。 调节池 调节池通常采用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其池底及池壁多用HDPE膜进行防渗,池上采用预制混凝土板保护 调节池的容积计算(计算实例参:李颖编《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设计指南》) ①每月渗滤液产量 ②每月渗滤液剩余量 ③调节的渗滤液体积Va 收排系统的类型 类型3 废物层 排水层 排水管 粘土层 废物层 排水层 排水管 粘土层 排水沟 类型2 废物层 排水层 保护层 排水管 粘土层 类型4 废物层 排水层 保护层 排水管 粘土层 渗滤液收排系统的常见类型 类型1 第三节 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 产生及特征 渗滤液产量的估算 收集系统 渗滤液的处理 一、 产生及特征 渗滤液 指垃圾在填埋和堆放过程中,由于垃圾中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的水和垃圾中的游离水、降水以及入渗的地下水通过淋溶作用形成的污水。 渗滤液的来源 降水入渗 外部地表水入渗 地下水入渗 垃圾自身的水分 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水分 覆盖材料的水分 1、渗滤液来源 (a)直接降水。降水包括降雨和降雪,它是渗滤液产生的主要来源。 (b)地表径流。地表径流是指来自场地表面上坡方向的径流水,对渗滤液的产生量也有较大的影响。取决于填埋场地周围的地势、覆土材料的种类及渗透性能、场地的植被情况及排水设施的完善程度等。 (c)地表灌溉。与地面的种植情况和土壤类型有关。 (d)地下水。如果填埋场地的底部在地下水位以下,地下水就可能渗入填埋场内,渗滤液的数量和性质与地下水同垃圾的接触情况、接触时间及流动方向有关。 (e)废物中水分。随固体废物进入填埋场中的水分,包括固体废物本身携带的水分以及从大气和雨水中的吸附(当贮水池密封不好时)量。 (f)覆盖材料中的水分。随覆盖层材料进入填埋场中的水量与覆盖层物质的类型、来源以及季节来定义,即克服重力作用之后能在介质孔隙中保持的水量。典型田间持水量:对于砂而言为6%~12%,对于粘土质的土壤为23%~31%。 (g)有机物分解生成水。垃圾中的有机组分在填埋场内经厌氧分解会产生水分,其产生量与垃圾的组成、pH值、温度和菌种等因素有关。 2、影响渗滤液产生量的因素 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量通常由:①获水能力;②场地地表条件;③固体废物条件;④填埋场构造,及⑤操作条件等五个相互有关的因素决定,并受其他一些因素制约。 1 (a)填埋场构造 填埋场的水运移及水平衡于图。大气降水到达填埋场表面后,一部分变成地面径流流出填埋场,另一部分通过表面蒸发离开,只有少部分渗入覆盖层。 在覆盖层中部分被植物吸收并蒸腾入大气,其余则通过覆盖层顶层土壤的扩散、迁移进入覆盖层内的衬层-排水层入渗水水收排系统,大部分水沿底坡流入收集管网而排出填埋场,仅有小部分水能下渗到废物层而形成渗滤液,这时的渗滤液主要来源于废物本身带入的水分。 (b)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