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百家争鸣宣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老子的思想 《老子》 (1)“道”是世界根本。 (—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材料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转化都是无条件的。提出“弱者道之用”,阐发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 材料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最后的结果)? 台风来了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弱者道之用” (3)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主张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材料: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3.庄子《庄子》 (1)把“道”作为世界最高  原则,宣扬天道与自然无为; (2)提出“齐物论”,追求逍遥自得的精神境界。 齐物论: 道无所不在,没有界限与差别,万物也是没有界限和差别的 材料: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 庄周梦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qú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很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感到多么愉快和惬意啊!不知道自己原本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可叫作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4.评价 老庄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美学等。 *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以德报怨、大智若愚的思想…… * (三)法家思想 代表人物 李 悝 吴 起 商 鞅 韩非子 申不害 (1)推行“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田租收入 (2)严酷的刑罚确立新的政治秩序,以加强君权。 《法经》 是中国古代第一步较为完整的法典 1 李悝 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卫国人,初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被秦孝公任左庶长,实行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鼓励人民为国家利军功,并且,废除井田制和贵族世袭特权,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县制。商鞅虽然后来被旧贵族杀害,但是,变法却推行下去,“商君虽死而秦法行”,秦国从此强大起来。 2商鞅变法(两次)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根据军功制定尊卑爵秩的等级,奖励耕战,废除井田制度,并加强中央集权 韩非子 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韩非与李斯同师。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 * 韩非子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阅读下列材料: 请思考:韩非子子哪些思想主张? * * 《百家争鸣》宣讲 *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和基本主张。 2.知道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 3.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4.感受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重难点: 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概念呈现 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数量多;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在此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2500年前的文化地图 请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礼崩乐坏 天下大乱 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 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 1、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条件。 2、政治: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3、文化: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份自由的思想家。 4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