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计算机网络技术ppt1项目三.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以太网技术 100BASE - T采用中央集线器的星形布线结构。IEEE 802. 3u在MAC子层仍采用CSMA/CD作为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并保留了IEEE 802. 3的帧格式。它在物理层作了一些重要的改进,如编码方式不再采用曼彻斯特编码,而是采用4B/5 B编码方式。如图3 -9所示,为10M的以太网向100 M快速以太网升级举例。 (2) 100BASE-T主要特点 ①采用与10Base-T相似的层次协议结构,其中LLC子层完全相同。 ②帧格式与10Base-T相同,包括最小帧长为64个字节,最大帧长为1 518个字节,帧间最小间隙为12个字节。 ③MAC子层与物理层之间采用介质无关接口MII。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以太网技术 ④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CSMA/CD。 ⑤拓扑为以100Base - T集线器/交换机为中心的星形拓扑结构。 ⑥传输速率为100 Mbps 。 (3)快速以太网物理层 100 Base-T标准允许包括多个物理层,现在有三个不同的100 Base-T物理层规范,其中两个物理层规范支持长度为100 m的非屏蔽双绞线:100Base-TX, 100Base-T4:另一个规范支持单模或多模光缆:100 Base-FX,见表3-2。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以太网技术 O千兆以太网 千兆以太网使用原有以太网的帧结构、帧长及CSMA/CD协议,只是在低层将数据速率提高到了1Gbps。因此,它与标准以太网(10 Mbps)及快速以太网(100 Mbps)兼容。用户能在保留原有操作系统、协议结构、应用程序及网络管理平台与工具的同时,通过简单的修改,使现有的网络工作站廉价地升级到千兆位速率。 千兆以太网与快速以太网的区别在于:千兆以太网同样保留着传统的100Base-T的所有特征,即相同的数据格式、相同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和相同的组网方法,而只是把Ethernet每个比特的发送时间由10 ns降低到1 ns。基于光纤的千兆以太网标准是IEEE 802.32;基于5类UTP的千兆位以太网标准是IEEE 802. 3ab。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以太网技术 (1)千兆以太网的物理层协议 千兆以太网的物理层协议包括1000 Base-SX,1000Base-LX, 1000Base-CE和1000Base-T等标准,如表3-3所示。 ① 1000Base-SX。使用芯径为50 μm及6. 2 μm,工作波长为850 nm的多模光纤,采用8B/lOB编码方式,传输距离分别为525 m和260 m,适用于建筑物中同一层的短距离主干网。 ② 1000 Base-LX。使用芯径为50μm及 62. 5 μm的多模、单模光纤,工作波长为1300 m,采用8B/lOB编码方式,传输距离分别是525 m, 550 m和3 000 m,主要用于校园主干网。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以太网技术 ③1000 Base-CE。使用15欧姆平衡屏蔽双绞线(STP),采用8B/lOB编码方式,传输速率为1. 25 Gbps,传输距离为25 m,主要用于集群设备的连接,如一个交换机房的设备互联。 ④1000 Base-T。使用4对5类非平衡屏蔽双绞线(UTP),传输距离为100 m,主要用于结构化布线中同一层建筑的通信,从而可以利用以太网或快速以太网已铺设的UTP电缆。 (2)千兆以太网的MAC子层 千兆以太网的帧结构与传统以太网的帧结构相同。MAC子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帧的封装/卸载、帧的寻址与识别,帧的解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及MAC协议的维护。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以太网技术 (3)千兆以太网的特点 一方面为了保持从标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到千兆以太网的平滑过渡,另一方面又要兼顾新的应用核心的数据类型,在千兆以太网的研Vii.过程中注意以下特点: ①简易性:千兆以太网保持了经典以太网的技术原理、安装实施和管理维护的简易性,这是千兆以太网成功的基础之一。 ②技术过渡的平滑’}生:千兆以太网保持了经典以太网的主要技术特征,采用CSMA/CD媒体管理协议,采用相同的帧格式及帧的大小,支持全双工、半双工工作方式,以确保平滑过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四)以太网技术 ③网络可靠性:保持经典以太网的安装、维护方法,采用中央集线器和交换机的星形结构和结构化布线方法,以确保千兆以太网的可靠性。 ④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采用简易网络管理协议(SNMP )即经典以太网的故障查找和排除工具,以确保千兆以太网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 ⑤网络成本包括设备成本、通信成本、管理成本、维护成本及故障排除成本。由于继承了经典以太网的技术,使千兆以太网的整体成本下降。 ⑥支持新应用与新数据类型:计算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