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哀希腊》在近代中国的四种译本及其影响.doc

拜伦《哀希腊》在近代中国的四种译本及其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拜伦《哀希腊》在近代中国的四种译本及其影响 邓庆周 【专题名称】 外国文学研究 【专 题 号】J4 【复印期号】2009年01期 【原文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武汉)2008年5期第23~27页 【英文标题】Byron’s Isles of Greece : Four Translated Versions in Early Modern China and Their Influence 【作者简介】邓庆周,集美大学外语学院讲师,集美大学中外文化比较研究所副所长,博士。(厦门 361021) 【内容提要】 拜伦《哀希腊》先后有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胡适等多种中文译本。诗中反问对比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韵律的巧妙安排等是其富于诗美感染力而广为传诵的本体原因。同时梁启超等译者的个性化翻译或曰“创造性的叛逆”对开发原诗所蕴含的巨大的革命鼓动力量也不容忽视。《哀希腊》对马君武《华族祖国歌》、胡适所谓“试验的态度更显明”的《自杀篇》及蒋光慈《哀中国》等诗作也有显著的影响。 【关 键 词】 拜伦/ 《哀希腊》/ 《哀中国》/ 译本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08)05-0023-05 ????在早期外来诗歌的译介中,英国诗人拜伦的《哀希腊》(The Isles of Greece)是最受青睐的诗歌之一,先后有梁启超(1902)、马君武(1905)、苏曼殊(1907)、胡适(1914)等四人的译本,五四时期还有胡怀琛、柳无忌(白话译)等人的译文,可谓众望所归、影响深巨。这与当时的社会期待视野一致,也就是《哀希腊》反抗异族侵略、呼唤独立自由、反对封建专制的主题,让处在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人民在拜伦诗中找到了精神上的寄托和感情上的共鸣。此外与《哀希腊》原诗卓越的诗美艺术品质有关,包括反问与对比等修辞手段的运用、韵律的巧妙安排等。同时梁启超等译者的个性化翻译或曰“创造性的叛逆”对开发原诗所蕴含的巨大的革命鼓动力量也不容忽视。 ????一 ????拜伦是最擅长运用所谓“修辞式反问”的英国诗人之一,《哀希腊》之所以有那样大的感染力,原因之一就是诗人使用了一连串的反问: ????And where are they and where art thou, My country? ????呵,他们而今安在?还有你呢,我的祖国? ????And must thy lyre, so long divine, ????Degenerate into hands like mine? ????难道你一向庄严的竖琴 ????竟至沦落到我的手里弹弄? ????For what is left the poet here? ????For Greeks a shame, for Greece a tear. ????因为,诗人在这儿有什么能力? ????为希腊人含羞,对希腊国落泪。 ????Must we but weep o er days more blest? ????Must we but blush? -Our fathers bled. ????难道我们只好对好日子哭泣 ????和惭愧?——我们的祖先却流血。[1]150-152 ????反问是一种常见的手法,正如王佐良指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当中,司各特在叙事诗里,济慈在《伊莎贝拉》里也都用过”,但“似乎没有一个人运用到拜伦这种广泛的程度”。[1]150拜伦充分驾驭了这种修辞手法,使它起到刺激、质问、点明等作用,而且效果迅捷,一个反问就突出了主旨。 ????在韵律的安排方面也富有匠心。贯穿整篇《哀希腊》的是四步抑扬格音步。抑扬格轻重音相间排列,使声调一伏一起,富有节律乐感,符合歌手吟唱的需要。同时,起伏跌宕的抑扬格又正如诗人发出的一声声源自肺腑的呐喊,表明了他呼唤革命的坚定信念。诗的第一行“The `Isles of `Greece, The Isles of Greece!”是两个两步抑扬格呼语的重复,恰似一个连续的、紧迫的呼喊,突出了整首诗凝重与宏伟的基调;同时这行诗又好像是在哀叹“希腊群岛啊,希腊群岛!”为希腊当时所面临的命运而扼腕痛惜,为在后面的诗行中展开古希腊繁荣的文明抒写埋下伏笔。诗的第一节写道: ????The Isles of Greece, the Isles of Greece! a ????Where burning Sappho loved and sung.    b ????Where grew the arts of war and peace,   a ????Where Delos rose, and Phoebus sprung!   b ????Eternal summer gi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