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词大意:? 《渔家傲》? 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乡下思想之泪。 诗词大意: 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 词大意: 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醒来听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曼霹雳做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 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 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 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 ???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读书有明天、阅读无上止境 渔家傲 范仲淹 作者简介 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诗词配画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诗词把握 渔家傲范仲淹 上阕写景 衡阳雁去 边声连起 千嶂孤城 长烟落日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异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泪 借景 抒情 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下阙抒情 主题把握 《渔家傲 秋思》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导入新课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 诗、词、文、书、画均卓然大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 课文再现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研讨课文 你能概括上阙的内容吗? 描绘打猎的威武场面。 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为我们描绘一下这个场面吗?雄壮、开阔。 研讨诗词 一狂:太守出猎而须报知人民跟随去看 二狂:出看而须“倾城” 三狂:猎必射虎 四狂:自比孙郎 导入新课 表现作者必致强敌于死地的抱负。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讲讲下阙中运用的典故。 抒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 学习小结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 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 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 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认知作者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