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临床应用 胃 痞(慢性胃炎) * 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粘膜炎性病变,一般根据形态学变化分成浅表性与萎缩性两型。临床表现为并无特异性的上腹饱胀不适、嗳气、食欲减退,或兼无规律性的上腹疼痛。在疾病后期,出现乏力、短气、厌食、形体消瘦、贫血、长期腹泻等全身虚弱的表现。多见于青壮年,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胃肠病症。一般需通过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此外,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伴有肠化和不典型性增生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因此医患双方都对此比较重视。 * 一、慢性胃炎类胃痞,脾胃升降失职成 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脘饱胀、食后尤甚,或有嗳气、胃痛、大便不调等兼症。根据这一临床特征,于氏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痞满”、“胃痞”的范畴。 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明确提出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的概念。并认为其成因主要是伤寒病太阳阶段,医者过早使用下法,致使正虚邪陷、升降失调引起。在治疗上,仲景分别不同情况而拟诸泻心汤方,辨治明确,立法精当,一直为后世医家所赏用。 * 从中医的痞满、胃痞去认识现代医学的慢性胃炎,“痞”为本病的主证,乃脾失健运、升降失职所致。痞则气机升降失常,胃腑不通、胃纳失司,故见胃脘饱胀、痞满作痛,或是食欲不振。胃纳失职、胃气不降,水谷不得消化,致使陈滞宿积不化之气上逆,又可发为嗳气。胃与脾互为表里、同居中州,“脾为胃行其津液”。今胃既失和,脾运亦滞,水谷不能化为精微,气血便无从以生成,后天化源既乏,周身势难得以充养而日渐衰伤,故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于疾病后期常见面黄肌瘦、神疲乏力、食少便溏等全身虚弱的表现,健康状况日趋下降。 * 二、寒热互结虚满痞,温脾清胃痞满止 于氏认为,慢性胃炎以痞满胀痛为主证的一系列症状的出现,其机理主要就是脾胃升降失调,并由此影响及脾胃的其他功能也随之失调。 结合临床来分析,引起脾胃升降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较为常见的是寒热互结、中宫虚满痞塞。慢性胃炎患者大多属于脾阳虚弱而胃阴不足。脾阳虚弱则易生寒,胃阴不足则易生热。 * 二、寒热互结虚满痞,温脾清胃痞满止 脾寒胃热则清气不生而浊气不降,必致寒热互结,清浊相杂,阴阳反作,天地不交,遂致胃脘痞满胀痛、纳呆嗳气、大便不调,诸证变生。因此,在同一患者、同一时期的慢性胃炎中,既可见到口干口苦、大便干结、舌红等热证;又可见到虽口渴喜冷饮而饮食生冷或服用寒凉方药即肠鸣泄泻、大便溏薄、脉沉缓等寒证。同时,该病常常是受凉、劳累后症状明显加重。 * 慢性胃炎的病证以胃脘痞满胀痛为主;病性为脾寒胃热、上热下寒;病机属寒热互结、中宫痞塞,致使升降失调、胃气失和。因此立其治疗原则重在温脾清胃、平调寒热、消痞除胀、燮理升降。同时,于氏强调慢性胃炎所表现的胃脘痞满胀痛、纳呆食少、食不甘味等胃腑功能减退的症状,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胃气失于和降,治疗时需重点采取和胃降气之法。 * 半 夏10g 黄 芩10g 黄 连 6g 党 参12g 炙甘草10g 干 姜10g 代赭石20g 莱菔子15g 枳 实10g 芍 药15g 基本处方:半夏泻心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 方义:半夏泻心汤为张仲景治疗误下伤中,以致少阳热邪乘虚内陷,郁结心下,形成寒热互结、虚实夹杂、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的心下痞满,或呕、或利的主方。旋覆代赭汤乃半夏泻心汤去干姜、黄芩、黄连,加旋覆花、代赭石与生姜而成,为仲景治疗气虚作痞、噫气(嗳气)不除之主方。于氏师仲景之本意,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旋覆代赭汤为辅,又随证增损,去壅中呆胃作痞的大枣与毛序较多、易刺喉作痒、恶心呕吐的旋覆花,加降气和胃、消痞散结的莱菔子、枳实与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芍药,治疗慢性胃炎,收效非常满意。 * 其机理主要在于方中半夏能和胃止呕、散结消痞,以除恶心、痞满之证;干姜与半夏合,辛开祛寒以和阴,黄芩与黄连合,苦降清热以和阳;党参、炙草扶正以助祛邪,可使中气得复。代赭石、莱菔子,“苦辛通降”,宜于胃虚气逆所致胃脘胀闷、纳呆食少、嗳气呃逆等证的治疗。综观全方,寒热并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标本兼治,服后可使寒热平调、阴阳和谐、升降复常、中气振作,因此慢性胃炎服之有效。 * 常见加减:于氏向来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治疗慢性胃炎除在辨病的基础上使用基本处方外,还常常结合临床辨证,灵活加减。胃脘疼痛较甚:在基本处方芍药、甘草的基础上,加木香10g、 白芷12g,以行气消滞、和血散瘀、解痉止痛; 肠鸣泄泻、大便溏薄:炮姜10g易干姜、加焦楂15g,以温中散寒、健胃止泻。 纳呆、食少:加陈皮10g、砂仁6g,或焦楂15g、炒麦芽15g, 以醒脾开胃、消食导滞。 夜卧不安、失眠:加酸枣仁30g、川芎12g,以养心安神。寒偏盛者:加细辛10g、川椒10g,以温中散寒;热偏胜者:去干姜,加玉片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