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贫困测量及述评.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维贫困测量及述评   摘 要:贫困的测量是各国贫困研究关注的焦点,测量方法随着对贫困概念认识的深化不断变化。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多维贫困指数进行筛选,成为多维贫困分析和测量的关键。研究发现,非公理标准下的多维贫困指数具有算法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缺陷在于各维度间相关性较强且权重分配具有主观性;公理化标准下的多维贫困指数,虽然在指数维度加总问题上存在异议,但满足了大部分公理的要求,且测量结果更稳健。   关键词:多维贫困;度量;非公理化标准;公理化标准   中图分类号:F014.4;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4)01-0024-08   一、引言   贫困的测量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都是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是各国贫困研究关注的焦点。自Amartya Sen(1976)首创提出“能力贫困”的新思路以来,理论界逐渐从“能力集”角度的多个维度来考察贫困。具体的贫困测量是一个涉及货币指标、福利水平、以及家庭脆弱性等复杂问题,涵盖了与贫困有关的概念和方法论。一方面涉及了贫困研究过程中的主体确认、识别、维度指标选取和加总;另一方面关系到实证运用上贫困人口的瞄定、地区或维度的分解、以及反贫困政策的制定等。然而,目前尽管在贫困理论研究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有关贫困的测量方法仍需进一步完善。总之,学者们主要就贫困概念在客观性、道德标准和规范性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界定,但仍未就贫困分析的方法运用上达成一致的观点。贫困研究中大多数遗留的问题,都直接或间接与多维度贫困的性质和动态性有关。鉴于此,本文旨在回顾贫困的一些基本问题的同时,综合了基于公理化标准和非公理化标准的多维贫困测量的主要方法,对其优缺点展开系统的比较,为科学合理地选择贫困指数提供理论参考。   二、贫困的概念和测量   贫困概念的界定越是宽泛,对贫困的测量就越显得困难。从贫困概念研究不断深化的过程来看,其界定也从最初的收入贫困发展到以Sen为首的能力贫困,再到目前的权利贫困。从贫困类型考虑,则主要可分为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和社会排斥。传统上的贫困概念是指家庭收入低于某个临界值,即日常生活中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满足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情况。在这方面,最早提出维持基本最低生活必需品,而建立个体家庭贫困线指标的是英国经济学家Seebohm Rowntree(1901)。他提出的贫困概念,主要与生存的需求相联系,是从个体的角度定义的贫困,进一步将其量化并全部转化为货币量来表示,以此来划分贫困线。这可以说是开创性的,Rowntree的观点得到了当时学者的普遍认同[1]。然而,他的“一篮子”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即除基本的营养需求可以量化以外,其他必需品很难从现实中设定最低的水平值。   实际上,这种按照个体或家庭经济状况来界定的贫困,就是收入贫困,属于绝对贫困的范畴。到目前,国际上的反贫困项目大部分都是基于这一标准,如世界银行(World Bank,1990)根据1985年的购买力平价不变价格计算的一天1美元的极端贫困标准和一天2美元的贫困标准[2]。另外,自2000年以来,中国结合国情确立的绝对贫困标准和低收入标准,前一个称为生存标准或极端贫困标准,后一个称为温饱标准。从相对与绝对来看,都属于绝对贫困范畴,低于该贫困线水平,生存将受到威胁[3]。相比之下,相对贫困是指相对于社会平均水平而言,个体所缺乏的。这一概念由Galbraith(1958)、Runciman(1966)和Townsend(1971)等人提出并推广。相对贫困线是与收入分配相关的,以一个国家国民平均收入的30%~50%为标准,收入处于该标准之下的个体,就被确定为相对贫困人口。随着理论更新,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社会排斥概念,这是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补充和完善。Strobel(1996)指出,社会排斥是个体与社会整体间的断裂,强调了个体被社会群体所排挤,享受不到人应该享有的权利[4]。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在社会排斥的基础上融入了家庭脆弱性问题,出现了权利贫困的概念。权利贫困涵盖了个体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权利缺乏导致的贫困。这一概念不仅考虑到了个体生理的因素,还考虑到了社会文化、环境和心理的因素,是对收入贫困内涵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Sen(1999)指出,家庭贫困的根源是来自“能力的缺乏”,是能力被剥夺造成的[5]。他认为,收入贫困只是能力贫困的外在表现,是由于个体工作经验、知识、获得的机会和健康状况的不同,导致获取收入的技能和能力的差距。Sen(2001)根据人的正常基本可行能力获得保障为基础,即免受不正常死亡、饥饿、营养不良、慢性流行病以及其他方面条件的缺失,提出了以能力方法为标准定义贫困的多维贫困理论[6]。与传统上以收入为标准定义的贫困相比,按能力来界定的贫困,明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