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程教学设计.doc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程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热力环流 教案 一、课标要求及解读 1、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2、课标解读 本条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而本节课主要学习教材的热力环流部分,所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本条标准: (1)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2)学习热力环流,是为理解大气运动、三圈环流打基础; (3)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需要借用一些示意图。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安排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三部分知识。教材在处理三个框题时采用了由因导果、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大气的冷热状况,而大气的冷热状况即冷热不均则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是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教材在介绍热力环流的基础上,又从整体到局部,选择了与人类比较密切的大气的水平运动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三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因果关系的推导和联想,发展学生的理解记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热力环流的知识。 教学中应重点分析讲解两个内容:1、热力环流可通过实验演示分析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同时要结合第一章的内容,理解太阳辐射在纬度间分布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并归纳学习思路,掌握热力环流形成的正确顺序。3、在热力环流原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如热岛效应、海陆风的介绍,对于热力环流的存在和原理是非常有力的说明和证实。 根据教材和教学的安排,本部分内容为一个课时。 三、学情分析 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等。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因此本人在带领学生学习本节时会通过图示的分析和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动态演变过程的方法,学会用规范、专业的地理术语来描述地理事物和现象。 四、设计理念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本人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来实现教学目的,包括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等。本人在设计教学时充分考虑了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爱护环境、保卫家园的意识。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能够说明热力环流的原理; 3、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增强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 4、能够根据等压面的凹凸,学会比较气压的高低; 5、能运用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现象,如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热力环流产生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2、通过讲授、引导和练习,掌握热力环流的原理和气压、气温高低判断的方法; 3、通过合作探究、知识迁移,说明热力环流的应用部分的原理并熟悉其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并了解各个类型的热力环流。 (二)难点 掌握温压关系和风压关系,并通过等压面图的判读来比较气压、气温的高低。 七、教学方法 (一)教法 跨学科结合教学法(气压与密度的关系)、传统讲授法(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分析)、实验演示法(热力环流实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验证实验)、合作探究法(热力环流的应用——城市风、海陆风、山谷风) (二)学法 自主学习法(气压、等压面等的知识)、实验观察法(热力环流实验)、合作探究学习法(热力环流的应用)、习题演练法 八、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设备、课件、实验器材、微视频。 九、课程类型 新授课 十、教学设计 【导入】教师: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诗人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写给远在长安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其中提到巴山夜雨,巴蜀之地为何多夜雨呢?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山坡和谷地之间存在热力环流,而什么是热力环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探讨的问题——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之热力环流。 【实验探究——明效大验】教师:下面我将通过实验来演示这个现象。我在玻璃缸的两侧分别放一盆热水和一盆冰水

文档评论(0)

gl5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