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激进主义经济学范式第十章新制度主义.ppt

第三篇 激进主义经济学范式第十章新制度主义.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篇 激进主义经济学范式 激进主义经济学家以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学批判者的姿态出现,他们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诸种弊端和问题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他们或是遵循马克思经济学传统,或是遵循凡勃伦经济学传统,或者遵循古典经济学传统,建立起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的理论框架,揭露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的种种缺陷,并提出从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改良、改革到实现社会主义的各种政策主张。 由于其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完全与主流经济学相对立,所以激进主义经济学又被称之为“异见经济学”(Economics of Dissent);同时,由于站在左派的立场上并且主张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根本性变革,它又被称之为“左派经济学”。 这种经济学范式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整体观; 第二,制度观; 第三,演变观; 第四,冲突观; 第五,变革观。 在资本主义世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使激进主义经济学注定无法成为主流学说,但它依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生命力,值得我们加以研究。 第十章 新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Neo-institutionalism)或新制度经济学(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延续凡勃伦、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传统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反对派。它坚持技术─制度二分法,强调经济现象的过程特征,提出经济学研究必须进行价值判断,社会价值是判断的标准,把经济学定位于研究制度调整以改善经济功能为目标的、实用主义的、进化的和政策的科学;还提出了如“二元体系”理论、“循环积累因果”理论等颇具影响的理论学说。 第一节 新制度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新制度主义源于凡勃伦—艾尔斯传统,美国是它最主要的策源地。 一、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前史 托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1857~1929)、约翰·康芒斯(John Commons,1862~1944)是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主要奠基者,在他们的影响下,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一段时期,制度经济学成为美国经济学界一支活跃的学术力量,形成了三大理论中心:(1)阿默斯特学院—布鲁金斯研究生院, (2)威斯康星大学, (3)哥伦比亚大学是最大的中心 。 制度经济学成为当时美国经济学界的主流学派,并且对国家政策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经济思想史上被称为“制度主义运动”(Institutionalist Movement)。 不过,伴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世界经济大危机和“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经济学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由盛转衰、濒临消亡。在40—60年代,这段困难时期,仍有一部分学者致力于制度经济学的前行 ,使制度经济学薪火相传,预示着它的复兴之路。 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确立 1965年,制度主义者汇聚一堂构建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进化经济学学会”(Association for Evolutionary Economics),两年后出版期刊《经济问题杂志》,设立凡勃伦—康芒斯奖(Veblen-Commons Award)来表彰那些卓越的制度主义经济学家。随着形式上的完善和理论上的成熟,至60年代末期,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正式(Neo-institutionalism)出现,开始崭露头角。1968年,路易斯·容克在《美国经济学和社会学杂志》发表《新制度主义的理论基础》,首次公开使用“新制度主义”一词,但他在注释中指出这来自于图尔在1953年的博士论文《自主的经济:政治经济学的规范理论》(该论文直到1979年才出版)。 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包括:加尔布雷思、纲纳·缪尔达尔、福斯特、图尔、布什,以及罗伯特·海尔布伦纳(Robert Heilbroner,1919~2005)、肯奈斯·鲍尔丁(Kenneth Boulding,1910~1993)等人。新制度主义者在方法论上完善了“凡勃伦二分法”,形成了制度调整理论、社会价值原则、权力/势力理论等一系列丰富的理论学说,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正走向成熟。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1908~2006),生于加拿大。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任教多年,任在二战期间任美国价格管理局的副局长,负责战时价格控制工作。肯尼迪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和美国驻印度大使,1972年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主席。加尔布雷思未完全延续凡勃伦—艾尔斯传统,但汲取了它的知识营养,作为制度主义者又有着广泛的影响。加尔布雷思著述颇丰,在制度经济学领域,其代表作包括:《美国的资本主义:抗衡力量概念》(1952)、《丰裕社会》1958)、《新工业国》(1967)和《经济学和公共目标》(1973)。 纲纳·缪尔达尔(Karl Gunnar Myrdal,1898~1987)生于瑞典南部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