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主要问题行为新.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小学生主要的问题行为 第一节 抗拒权威 一、抗拒行为 二、蔑视纪律和规范 三、反社会 一、抗拒行为 (一)抗拒行为的三种表现: 1、不尊重权威 2、破坏公物 3、残酷 这种抗拒行为是逆反心理的一种表现 。 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上的抗拒,是个人感觉到某些方面享有的自由行动权利被剥夺时,自身激发出的一种动机状态,目的是确保行动的自由。 (二)抗拒行为的原因: 1、家庭教育恶劣 2、家长、老师不懂学生的心理特点 3、少年特有的心理特点 二、蔑视纪律和规范 (一)逃学离家出走 逃学与离家出走是一种因为儿童拒绝学校或家庭而造成的社会行为问题。 案例:挨了打孩子欲逃学离家出走 9岁的小林从小跟在父母身边长大,小林的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平时喜欢和小林讲道理,并早早告诉小林外面社会的规则,要求小林按照父 母的原则来做事情,小林也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但是有一次,小林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被同学的父母投诉到了家里,父母很生气,责骂了小林几句,然后对着小林的脸打了一巴掌。 小林觉得受不了,大叫着说要离家出走,随后拿着书包出门了,小林父母以为小林上学去了,没理会,直到学校老师打电话来询问小林为什么没上学时,急坏了的小林父母才到处寻找,最后在公园里找到了小林。 1、逃学与离家出走的原因 (1)客观原因 ①教师或父母对儿童的过失给予过分严厉的惩罚 ,造成儿童在自尊或情感上的挫伤而出走。 ②同学或一些社会组织团体中用极具诱惑力和易使人成瘾的活动吸引儿童,儿童会因为沉溺于这些活动而实际上造成了出走的局面。 (2)主观原因 主要与儿童的个性心理有关。 2、辅导策略 (1)通过学生的个别谈话,找出逃学或离家的原因和动机。 (2)通过“家庭辅导”,与孩子父母探讨管教方式的问题。 (3)让学生了解逃学或离家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对自己不利。 (4)利用一些行为改变技术,使学生逐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抽烟喝酒 1、学生抽烟喝酒的原因 (1)受社会风气的影响 (2)寻求刺激 (3)炫耀攀比 (4)认同 2、辅导策略 (1)透过会谈,说明青少年不适合抽烟喝酒的原因,并提供戒烟戒酒的有效方法和资料。 (2)首先协助学生分析评价自己的行为,产生改变行为的决心;其次订定改变的计划,并依计划切实实行。 (3)可用一些行为改变技术,逐步消除抽烟喝酒的行为。 引申资料 3、吸毒 青少年吸毒往往是从吸烟开始的。 青少年吸烟年龄愈早,愈可能滥用和依赖冰毒、海洛因等违禁毒品,从吸烟到吸毒只有一步之遥,吸烟者最容易对吸毒产生好奇心。 青少年吸毒的四个新倾向 : (1)由隐蔽走向公开 (2)低龄化 (3)毒品种类越来越多,新型毒品泛滥 (4)女性吸毒者越来越多 (三)赌博 赌博的原因: ①追求刺激 ②想赢钱 ③消磨时间,逃避现实 三、反社会 案例: 12岁的男孩小朋,每当学习成绩不佳,回家后就是挨骂、挨打。后来母亲下岗,父亲每天工作从早到晚,孩子挨打变得更加频繁,甚至出现因打孩子被警察干预。这个孩子渐渐变得对人非常冷漠,叛逆,撒谎、偷窃、打架斗殴经常发生。在心理诊所确诊为反社会人格。 (一)反社会人格的特点 1、缺乏道德情感,没有良心,没有内疚感。 2、与人相处稍不如意就翻脸,跟任何人都不能保持长久和谐的关系。 3、有欲望就要立即满足,不能经受挫折。 4、没有责任心,没有义务感。 5、智力发育良好。 (二)反社会人格形成的原因 1、个性特征 个人对社会规范的不适应、抵触和反抗等心理现象就是反社会个性的特征。 2、学校环境 3、家庭环境 第二节 品行不良 一、偷窃和偷窃癖 二、不诚实 三、轻视学业 四、网络成瘾症 一、偷窃和偷窃癖 (一)偷窃和偷窃癖的区别 偷窃是一种企图无偿地占有他人利益的扰乱他人的行为。 另一种种类型的偷窃是心理障碍所致,俗称偷窃癖,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二者区别: 偷窃是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 偷窃癖是为了满足其心理上的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或者纯粹是为了给别人造成困难而获得快感。这大多是由于幼时家庭教育的失误,或者缺乏父母的爱而引起的一种补偿反应。 案例:一名14岁的女孩竟有“偷窃癖” 这女孩从4、5岁时就表现为爱拿别人的玩具,上小学后又常顺手拿走别人的文具、本子等,8、9岁时,又开始偷拿父母的钱,到亲戚、朋友家作客,也常常偷窃别人的钱或小东西,多次被发现,屡教不改。在心理咨询中了解到,其母亲性情急躁,而父亲性情温和,对女儿溺爱。 女孩常向父亲要零花钱,父亲几乎都不拒绝,而母亲从不肯给她零花钱;母亲恨铁不成钢,有时对她讲道理,有时打骂,并说:“对她实在爱不起来!”在这种家教环境中长大,这女孩对母亲反感,因而母亲买的衣服她不爱穿;对母亲的态度也反感,她渴望父亲的爱和关心,但父亲又无暇顾及她。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