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学;目 录;总 论;中药能做什么?;一、什么是中药?;中药含义的内涵;二、什么是中药学?;三、中药的起源; 偶然中毒 尝百草 知性能 知疗效 反复实践 淘汰 主动尝试 (效差、剧毒) 指导实践 口述至文字
实践 理论 肯定 检验理论 (效佳、微毒)
;四、中药学的发展概况;五、现代继承与发展;六、中药的来源;党 参;麻 黄;叶;花;果实;种子;全虫;甲片;角;皮;贝壳;甲片;病理产物;粪便;矿物;根据地理位置来源划分 云 广 川 藏 东 北 江 浙 ;七、中药的命名;1、与产地有关;2、与形、色、气味有关;3、与功效有关;4、与采制有关;5、与古代传说有关;6、与外来语的翻译有关;思考问题 中药是产于“中国的药物”吗?;7、与避讳有关;8、其 它;八、中药的采收;九、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炮制;十、中药的性能;性能与性状的联系;(一)四气五味;(一)四气五味;(二)升降浮沉;(二)升降浮沉;(三)归 经;(四)毒 性;十一、中药的应用;(一)配 伍;(一)配 伍;(一)配 伍;(二)用药禁忌; 思 考 题?;(三)剂 量;(四)煎服法;;(四)煎服法;第一章 解表药;一、含义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功效:发散表邪
适应证:表证
二、性味特点:
辛味,主入肺、膀胱经
三、衍申作用及适应证:
利尿退肿——水肿
止咳平喘——咳喘
透疹——疹发不畅 初起兼有表证
止痛——风湿痹痛
消疮——疮疡;五、选择用药及配伍
1、针对病性选择用药(发散风寒或发散风热)
2、针对病人配伍用药(虚人外感的配伍)
3、针对四时季节配伍用药(夏季与秋、冬季的用药不同)
六、使用注意
1、中病即止,以免发汗太过。
2、年老体弱者及妇女胎前产后不应发汗太过。
3、表虚自汗、阴虚盗汗及疮疡日久、淋病、失血
者,虽有表证也应慎用。
4、本品多为辛散之品,入汤剂不宜久煎,防止有效
成分挥发而降低药效。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麻 黄;处方用名 麻黄,麻黄绒,炙麻黄绒
性味归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应用 麻黄峻汗表实寒,风水痹痛与咳喘
1发汗解表——风寒实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
风寒喘咳(三拗汤)
2宣肺平喘——喘咳实证 寒饮喘咳(小青龙汤)
肺热喘咳(麻杏石甘汤)
3利水消肿——水肿兼有表证(越婢加术汤)
4温经止痛——风湿痹痛,阴疽及痰核等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表虚自汗慎用 阴虚盗汗慎用 虚喘慎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麻黄(李佺);名老中医用药心得——麻黄(朱进忠);名老中医用药心得——麻黄(郝现军);桂 枝;处方用名 桂枝,蜜桂枝
性味归经 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应用 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
表实无汗(麻黄汤)
1.???? 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表虚有汗(桂枝汤)
风寒湿痹(桂枝附子汤)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