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实习思考题
拙政园的构景手法分析
1、分析拙政园中运用到的构景手法
拙政园作为“天下园林的典范”所用到的构景手法也是十分独特的,有对景,有漏景,有框景,有借景等构景手法,并且运用地恰当得体。
对景:苏州古典园林通常在重要的观赏点有意识地组织景物.形成各种对景,步移景异。这种对景以道路、廊的前进方向和进门、转折等变换空间处以及门窗框内所看到的前景最为引人注意。所以沿着这些方向构成对景最为常见。如拙政园中部从枇杷园通过圆洞门可以望见北面的雪香云蔚亭掩映于林木之中,站在梧竹幽居里面,通过它的门洞可以望见对面的待霜亭、海棠春坞、远香堂等景物。又如西部的与谁同坐轩的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的两个门洞,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卅六鸳鸯馆”。这些都是采用了对景的手法。
漏景:漏景的景色若隐若现,使人感到既含蓄又雅致,漏景的常用的方法是设漏窗。透过漏窗可以觑视窗外景色,饶有情趣。拙政园中分割中部和东部的漏窗复廊就是典型代表,更惊讶的是各个漏窗上的图案无一重复。通过廊上的漏窗可以欣赏各自对面的风景,优美而又富有吸引力。
借景:在拙政园中有一处景点的借景运用地十分巧妙,那就是西园中的与谁同坐轩。此轩的屋顶设计成扇面形的,巧借轩后的笠亭作为扇柄,站在廊中望着对面的建筑,两者相结合就是一把完整的扇子。此外,站在梧竹幽居里西望,可见北寺塔依然高耸,把园林空间的边界推到了数里之遥。这一园外的塔景之虚,还给横向展开、具有平远特征的池山风光增添了纵向的景观,取得了虚实相生、纵横相破的审美效果。
框景:框景简单的说也就是利用门框或窗框将其外的景色圈入其中,形成一个亮丽的风景画的方法。如与谁同坐轩里的扇形空窗将其外的笠亭和其他植物框入其内,形成了一幅生动的风景画。又如嘉实亭的矩形空窗、枇杷园的圆形空门及听雨轩的木门窗等,都是巧妙地利用了借景的手法。
隔景:在很多古典园林中,为了吸引游客的深入游览,都会采用隔景的手法。如拙政园中为分割东园、西园、中园三大部分,就采用了开漏窗的复廊来进行虚隔。
抑景:苏州园林善于用半壁廊将景物藏在壁的后面,在壁上设漏窗,是景物通过漏窗若隐若现,若断若续的显现出来,,使游人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急于窥视全貌的心理。拙政园里的复廊将抑景和漏景以及隔景三种手法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
夹景:在拙政园中园,中间为湖,周边的树木都比较高,站在梧竹幽居里面向西看,两侧的景观形成了一道狭长的视景空间,把游人的视觉集中到对面的景观上。
2、总结拙政园的特色
拙政园,作为苏州园林的代表,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在各个方面都有其独有的特色。我可以用一句话来做评价,那就是,一直被模仿,而从未被超越。拙政园仅布局上就有以下四大特色:
一、参差自然,曲径通幽
拙政园中部,是以远香堂为布局中心的。这个南北向的主体建筑,南面正对着作为园门的腰门,这就开始形成了轴线感了。但是,聪明的造园家在门内特设了一黄石假山,突兀耸立,这样,到远香堂就没有符合中轴线的笔直通道可走。眼前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爬山向右经过曲折的小路而下,再拐弯直远香堂;一条是向左由山侧平地小路或由左折再右拐的走廊经平曲桥而至远香堂。更妙的是,架在池上的曲桥,并不居中,也就是不在园门至远香堂的轴线上,而是在偏在西面,而且既曲又斜,这类布局,就完全打破了轴线感,而赢得参差不齐的之美了。
远香堂的东侧,不是水而是山。山巅有绣绮亭,山南则由云墙隔成著名的旱园“枇杷园”。这一布局,不但消除了中轴线,而且完全消除了均衡对称的格局。其两侧是如此不同; 西面是溪水,东南是假山;西面是轩廊,东面是亭馆;西面是水院,东面是旱园;西面建筑较为密集,东面空间较为空旷。
二、藏露互补,遮隔景深
拙政园作为立体的山水画,其艺术意境的生成,离不开藏与露相反相成的巧妙的艺术处理。
拙政园的入口运用了“入门见山”之法,它把需要给人看的用山石阻挡遮藏起来,不让人一下子看到,这种曲曲折折的躲闪,遮遮掩掩的含蓄,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美,它通过“抑景”,让人渐入佳境,慢慢欣赏,感到妙趣无穷。
在拙政园的内部则做到了有藏有露,藏露互补。园内给人造成藏露互补的遮隔物有种种,如花木隔、山石隔、门窗隔、屋宇隔、水流隔等。如拙政园的“小飞虹”桥廊,横跨小溪,增添了桥廊南北的景观层次。特别是它那曲形的屋面,檐下精致的挂落,屈指可数的几根廊柱,均架于水上,构成空灵而优美的遮隔物,将其后面景色遮得若显若藏,若明若暗,极大地丰富了这一带的景观和层次。
三、映衬对比,多样统一
(一)景区与景区之间的映衬对比,多样统一
如中部主景区的建筑远香堂,从外在看来只是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面的四面厅。可它与众不同,不但位居中央,为四面景物所环拱,而且体量比周围建筑大得多。结构装饰也特别精美,它和水池一起,奠定了整体景区的体势和主调。人们如在堂北平台环顾水池及附近景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