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是这样一种动物,他毕生都在努力使自己相信个人的存在不是荒谬的。 --存在主义哲学家艾伯特·卡穆斯 认知要素是指个体对于环境、人、人的行为以及人自身的某种认识、见解或观念。可分为:有关行为的和有关环境的。每个人的认知系统中都同时存在着许多认知要素,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关系: A)不相关:一个认知要素与另一个之间没有逻辑关系或者说彼此毫不相干。 B)不协调:指两个认知要素的逻辑不相符。 C)协调:指两个认知要素在逻辑上彼此相符,一个要素是另一个要素的结果。 2、认知失调论 他指出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叫做失调。 认知失调理论认为:一般情况下,个体的态度与行为是相协调的,假如两者出现了不一致,比如做了一些与态度相违背的事,或没做想做的事,这时就产生了认知失调。他提出:两个认知要素之间的不协调或协调的程度是由这两个要素的重要性决定的。但是,不协调的程度不可能无止境地增大,因为不协调一经产生,就会受到相反方向的阻力。 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个体会力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人们最常用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解决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不一致。(教材59页---例) 费斯廷格 * 举例 我喜欢抽烟 认知因素A 抽烟致癌 认知因素B 二者是不一致的 改变: 改变A或B 增加新的因素C:抽烟也有长寿的 强调A或B的重要性 特点:认为改变态度是自我认知的调节过程 * 举例:烟草公司的经营者 能够对吸烟与不良健康结果之间已经定型的明确的因果关系予以否认;通过不断阐述烟草业的利润而给自己洗脑。 承认吸烟的不良结果,但把它合理化地解释为:人们都可以吸烟,烟草公司给人们提供的是一种选择的自由。 可以接受研究证据,并积极地从事健康香烟的生产,或至少降低脆弱群体获得香烟的可能性。 辞职 程度上改变 方向不变,从否定到肯定(肯定到否定)递增或递减。如,新事物。 性质上改变 发生方向上的变化,肯定与否定两级的变化。如,经常光顾的某饭店 在相同情境下,态度的一致性改变比不一致性改变更容易发生。 二、态度改变的形式 * 1、态度系统本身的特点 态度形成得越早,越难改变--时间性 态度越极端(强),越难改变--极端性 一贯态度难改变--一贯性 态度的构成越复杂,越难改变--复杂性 三种因素越一致,越难改变--一致性 满足性--越高越不易改 价值性--与个人价值关系密切的态度,不易改 二、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 2、个体因素 智力水平高,态度的主动性高---? 暗示接受强度高,易改变 女性较男性易改变---? 年轻人较老年人易改变(经验渐渐内化成为阻力) 能力发展水平--主动性改变 3、个人与团体的关系 态度改变与团体密切相关,当一个人对团体具有认同感和忠诚心时,要让他采取与团体规范不一致的态度不容易。 刘先生是某一银行的储户。5月的一天,他看到该银行推出一项“多彩多息收益”的定期存款计划。该计划指出:客户如在该银行存入至少5万元开设定期存款户头,就可享受高达0.5%的额外利率优惠,更可参加抽奖,获得名贵礼品。当刘先生准备把他在该银行里的钱取出换成这种定期存款时,却被告知这一计划的推出旨在于吸纳“新”资金,而他的存款是“旧”资金,所以不能享受优惠,除非他另存入5万元。 问题:试分析客户对银行这一新举措的态度;你如何评价银行的做法? 思考: 第四节 劝说模型 一、改变态度的说服模式 霍夫兰德(C.I.Hovland)和詹尼斯(I.L.Janis)于1959年提出了一个关于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 任何态度的改变都涉及到一个人原有的态度调整和变化,由此会导致个体内心冲突和心理上的不协调。为了恢复心理上的平衡,个体要么是接受外来影响,即改变自己原有的态度;要么采取各种办法抵制外来影响,以维持原有态度。 这种模式将态度改变的过程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外部刺激:传递者或信息源、传播与情境 目标靶:信息接收者或企业试图说服的对象 中介过程:指说服对象在外部劝说和内部因素交互作用下态度发生变化的心理机制,具体包括信息学习、感情迁移、相互机制、反驳等方面 劝说结果:改变原有态度,接受信息传递者的劝说;一是对劝说予以抵制,维持原有态度 传递者 信息源 传播 中介过程 信息学习 感情迁移 相互机制 反驳 接收者 目标靶 劝说结果 改变 抵制 外部刺激 情 境 消费者态度劝说模式 广告的目标----说服 广告的终极目标是说服消费者,进而实现产品的销售。现代广告在实现其经济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信息技术access.ppt
- 高中英语必修5unit3语言点.ppt
- 高中英语词汇表短语(1-8).ppt
- 高中英语必修2unit2词汇教学.ppt
-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人教新课标).ppt
- 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6课《杜甫诗三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答案下编~~~~~~高中语文答题公式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doc
- 公共普通心理学-情绪情感2.ppt
- 公司公务文书写作参考讲义.ppt
- 公司常用公文写作知识.ppt
- 2024商铺租赁合同范本:茶叶茶艺租赁合同模板3篇.docx
- 2024商铺租赁合同意向书:涉及租赁物保险与理赔责任承担3篇.docx
- 2024商铺租赁合同范本简单实用.docx
- 2024商铺租赁合同样板:租赁期限、租金调整与违约责任3篇.docx
- 2024商铺租赁合同word(含租赁期满续租优先权)3篇.docx
- 2024园林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及二零二四年度工程资料移交协议3篇.docx
- Unit 8【单元测试-提升卷】-2023-2024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册(人教版)(解析版).pdf
- 2024商铺租赁合同word(含品牌形象维护责任)3篇.docx
- 2024商铺租赁协议免费样本版A版.docx
- 2024商铺租赁协议书:专业市场租赁及品牌推广合同3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