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益生菌(菌类PDF电子书).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这是一本很好的有关养殖技术方面的电子书,值得广大读者拥有和收藏。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益生菌 作者=郭本恒主编 页数=460 SS号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第1版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尺寸=26cm 原书定价=68.00 主题词=乳酸细菌 双歧杆菌 参考文献格式=郭本恒主编.益生菌.北京市: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内容提要=全书分八章,对益生菌的分类、鉴定、作用机理、耐受性、菌的结合机制和评估模 型、抑菌性、稳定性、作用嗤菌体等作了总结与论述。重点介绍了双歧菌、嗜酸乳杆菌、干 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其他动物益生菌的性质、功能和产品等内容。 封面 书名 版权 前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乳酸菌的分类与生物学特性 第一节 乳酸菌的分类 一、乳酸菌的定义 二、乳酸菌的分类 三、双歧杆菌的分类 第二节 乳酸菌的代谢 一、糖的利用 二、丙酮酸的代谢 三、氮代谢:乳酸菌的蛋白水解系统 四、益生菌的抗菌物质 第三节 益生菌的分离与保存 一、益生菌的分离 二、益生菌的筛选 三、益生菌的保存 第四节 乳酸菌的分子遗传和基因工程 一、乳酸菌的质粒 二、乳酸菌的染色体遗传学 三、乳酸菌中的基因转移 四、乳酸菌的遗传重组 五、乳酸菌DNA的修复与突变 六、乳酸菌的基因克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益生性乳酸菌的生理功能 第一节 人胃肠道的微生态学 一、人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 二、细菌在消化过程中的存活性 三、乳酸菌的黏附机理 四、影响乳酸菌定殖的因素 五、益生菌在调节消化道菌群组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益生菌的抗菌作用 一、乳酸和其他挥发性酸 二、过氧化氢 三、双乙酰 四、细菌素 五、益生菌在体内的抗菌作用 六、益生菌产生的活性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抗菌作用 第三节 益生菌的耐受性 一、消化道黏膜屏障在宿主防卫中的作用 二、口服耐受 三、肠道菌群在消化道防御机制中的作用 四、益生性乳酸菌的微生物(细菌)干扰作用 第四节 益生菌的生理作用 一、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 二、减缓乳糖不耐症 三、改善肠道功能 四、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和血脂浓度 五、抗高血压作用 六、预防糖尿病 七、益生菌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八、抗肿瘤作用 九、其他生理功能 第五节 益生菌的应用 一、腹泻的预防与治疗 二、尿片性皮炎(DD)的治疗 三、治疗肠道功能异常症 四、益生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第六节 益生菌的安全性 一、副作用 二、安全性和耐受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益生菌的培养特性 第一节 肠道菌群的分析方法 一、肠道菌群的培养技术 二、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的经典方法 三、对肠道菌群进行鉴定和遗传发育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四、研究特定微生物在肠道中分布和变化的必威体育精装版方法 五、不需要培养过程的分子方法在肠道菌群组成研究中的应用 六、肠道菌群组成原位分析(In Situ) 第二节 益生菌的增殖底物 一、非消化性低聚糖类 二、多醇类化合物 三、益生素和益生菌生长底物的选择标准 四、益生素的安全性 第三节 乳酸菌的噬菌体 一、噬菌体的组成和形态 二、噬菌体的生命周期 三、噬菌体的来源 四、Lactobacilli的噬菌体 五、S.thermophilus的噬菌体 六、Leuconostoe的噬菌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uzux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