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长春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舍生取义.ppt
舍生取义
01
学习目标
02
学习字词
1.会写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学习目标
舍生取义
学习字词
舍生取义
mènɡ
孟子
孟
学习字词
舍生取义
读一读,记一记。
初读感知
舍生取义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主要作品有《孟子》。
了解作者
初读感知
舍生取义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一部书,是孟子及其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孟子》简介
初读感知
舍生取义
读课文,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找一找孟子共说了几句话,表达了什么观点。
1.会写1个生字。
2.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声调、节奏。
布置作业
舍生取义
第二课时
舍生取义
01
学习目标
02
学习课文
1.理解文言文中虚词的含义。
2.背诵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舍生取义的真谛。
3.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议论文的特点。
学习目标
舍生取义
学习课文
舍生取义
mènɡ
孟子
学习课文
舍生取义
齐读课文,找一找孟子说了什么话?想一想孟子说的话的意思?
学习课文
舍生取义
也:文言文虚词,表语气,没有实际意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亦:也。
欲:喜欢,想要。
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喜欢的。
学习课文
舍生取义
得兼:兼得。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者也:文言文虚词,表语气,没有实际意义。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够都得到,我就舍弃鱼而要熊掌。
学习课文
舍生取义
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生命,是我热爱的;道义,也是我热爱的。
学习课文
舍生取义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不能够同时拥有这二者,我就舍弃生命而获取道义。
学习课文
舍生取义
再读课文,说一说孟子在文中论述了什么观点?他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
舍生取义
鱼和熊掌设喻引出观点
学习课文
舍生取义
鱼和熊掌
舍生取义
学习课文
舍生取义
自由读课文,思考:舍弃鱼而要熊掌,是因为熊掌更贵重、更稀有,而孟子为什么要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违背道义呢?
学习课文
舍生取义
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这与孟子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
《舍生取义》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学习课文
舍生取义
舍生取义
学习课文
拓展延伸
舍生取义
1.课文在鱼和熊掌、生与义之间作出选择,假如生活中有类似的情况,你会怎样选择呢?
2.说说生活中含“义”字的成语和跟“义”有关的人或故事。
1.背诵课文。
2.搜集一些与课文观点类似的名言。
布置作业
舍生取义
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