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2008年技术
2008年技术
座谈会材料
提高油层改造效果的思路及对策
汇报人:范志毅
采油三厂工艺研究所
2008年2月15日
目 录
TOC \o 1-3 \h \z \u 一、 油层改造现状 3
(一)、概况 3
(二)、压裂效果分析 3
1、新井效果 3
2、老井效果 4
(三)、酸化效果分析 5
1、水井酸化措施效果 5
2、油井酸化措施效果 5
(四)、防砂效果分析 6
二、 目前油层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6
(一)、压裂存在问题 6
(二)、酸化存在问题 7
1、储层保护重视不够,作业污染严重 7
2、低产低能井酸化效果差 7
3、W360块高压欠注井,酸化因超压无法实施 8
(三)、防砂存在问题 8
三、 下步对策 8
(一)、总体思路 8
(二)、工作目标 9
(三)、具体对策 9
1、压裂对策 9
2、酸化对策 12
3、防砂对策 14
4、制定《油层保护技术管理办法》,加强储层保护工作 16
5、优化油化措施,多出精品工程 16
6、开展技术培训,加强人员培养 16
油层改造现状
(一)、概况
2007年共实施油井压裂51口井62井次,有效井48口,有效率77.4%。其中新井压裂27口井36井次,老井压裂24口井26井次,新井累计产油46632t,老井累计增油9147t。
实施水井酸化24井次,单井增注2994 m3,累增注56886 m3,有效率91.7%,阶段有效期115d。油井酸化75井次,累增液51660 m3,累增油10279t,平均单井增油214t,有效率77.3%,阶段有效期107d。
实施化学防砂7口井,其中复合防砂4口井,树脂防砂2口井,措施有效率83%。年累增油412.2t,平均作业免修期164天。
(二)、压裂效果分析
1、新井效果
1)、与2006去年同期相比,单井改造油层厚度、设计缝长、单井加砂量有明显增加,加砂强度有所降低,砂比变化不大(见表1)。2006年新投井主要为老区调整井,受井距和压裂油层厚度的影响,压裂设计缝长和单井加砂量明显较低,而2007年压裂新投井中82.6%(19/23)的井属于新动用的红层和三叠系储量,加上储层厚度大,因此设计缝长和加砂量明显增加。
表1 2007年新井压裂与2006年同期对比情况
时间
压裂井数
(口)
单井砂量
(m3)
厚度
(m)
加砂强度
(m3/m)
砂比
(%)
设计缝长
(m)
2006年
14
19.0
9.8
1.77
27.1
89.9
2007年
25
26.4
19.0
1.4
27.3
97.4
差值
11
7.4
9.2
-0.37
0.2
7.5
2)、压裂效果与2006年同比分析
2007年新井压裂27口井,工艺成功率91.9%,阶段平均生产时间167天,采用合压、填砂压裂、卡封压裂方式。压裂后平均单井日产液20.4m3/d、日产油6.4t/d;目前平均单井日产液14.5m3,日产油9.5t/。截止12月底,累计产油406632t,与2006年同比压裂后单井累产油增加527t。
表2 新投井压裂单井生产情况同期对比表
时 间
压裂井数
口
压裂后生产情况
12月份生产情况
单井产油量t
液m3/d
油t/d
含水%
液m3/d
油t/d
含水%
2006年
17
16.7
9.0
46.0
11.4
7.0
38.4
1338
2007年
27
20.4
6.4
68.5
15.9
10.6
32.9
1865
差值
+10
3.7
-2.6
22.5
4.5
3.6
-5.5
527
从表2可以看出,与2006年相比,新井压裂工作量增加较大,主要是因为我厂2007年开始动用三叠系和高红层的储量,这部分新投井均为压裂投产;与2006年相比,压裂后液量和含水大幅提高、平均单井产油量下降3.1t(主要今年新井压裂投产后一部分井没有产量,如77-6、474等井),但2007年压裂新投井单井累产油比去年增加181t,主要原因是2007年压裂的红层井能量递减相对较慢,2006年12月份高效井比例仅为33.3%,而2007年12月份高效井比例高达52.2%,同时,2007年压裂井压裂层的厚度比去年高9.2m,这也是今年新投压裂井单井增油量较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2、老井效果
1)、老井压裂参数同比分析
与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79号人发)沈阳铁路局领导干部添乘检查办法.doc
- 16润滑油系统的运行.doc
- CDS-5操作使用手册(工程师).doc
- 项目计划模板(1).doc
- 通风防尘季报.doc
- 仪表岗练兵卡9-11月(61张).doc
- JJG457-1986单管水银压力表.pdf
- 丽泽钢梁分包合同 中桥.pdf
- 4-交通运输+标识编码应用分类草案-2014-04-28.doc
- 6机组汽轮机热态启动操作票(不启动电给水泵)标准操作票.doc
-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列:Schneider Electric EcoStruxure Foxboro DCS (煤炭工业应用)_6.操作员界面与HMI设计.docx
-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列:Honeywell Experion PKS (煤炭工业应用)_5.人机界面HMI的设计与优化.docx
- 温度控制系统系列:Omron NX1P 温度控制模块_(8).温度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docx
- 温度控制系统系列:Omron NX1P 温度控制模块_(10).NX1P与其他设备的通讯与集成.docx
- 温度控制系统系列:Mitsubishi MELSEC-Q 温度控制模块_(4).温度控制模块硬件结构与接口.docx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系列:Beckhoff EtherCAT (煤炭工业应用)_5. EtherCAT系统架构与工作原理.docx
-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系列:Emerson DeltaV (煤炭工业应用)_(3).DeltaV系统的硬件组成.docx
- 温度控制系统系列:Omron NX1P 温度控制模块_(4).NX1P的工作原理与控制算法.docx
- 温度控制系统系列:Omron CJ2M 温度控制模块_(12).温度控制系统的安全与法规要求.docx
- 温度控制系统系列:Mitsubishi MELSEC-Q 温度控制模块_(9).温度控制应用案例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