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小结: 1、动物细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正常细胞都是处在一个动态平衡的参透压环境中,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与渗透压密切相关,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的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过来,溶质微粒越少,溶液浓度越少,对水的吸引力越小。 怎么判断浓度的改变? n=N/NA(N是数量,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n 是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浓度:定义为溶液中溶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混合物的体积,简称浓度,用符号c(B)表示,即: 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根据科学实验的精确测定,知道12g相对原子质量为12的碳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6.02×10^23通常说的1mol就是6.02×10^23个微粒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实验5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渗透作用原理及相关实验) 必修一P60“问题探讨” 学习目的: 1、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 2、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进一步理解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理解渗透吸水的原理在质壁分离复原例子中的运用 1.实验原理 一.实验目的: 1.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尝试模拟实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或者(玻璃纸)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可以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透过特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必修一P60“问题探讨”) 2、利用人工膜来模拟生物膜,探究膜的透性;(必修一P70“问题探讨”) 实验解读 半透膜: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玻璃纸,肠系膜,蛋壳膜,鱼鳔等 2.实验步骤、结果分析: 1.取一个长颈漏斗,在漏斗口外封上一层玻璃纸。 2.往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 3.将漏斗浸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使漏斗管内外的液面高度一致。 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清水颜色的变化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记录。 预期上述实验会出现什么现象? (一)渗透系统(必修一 P60“问题探讨”) 1﹑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上升? 2 ﹑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讨论: 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的水分子数多于渗出玻璃纸的水分子数量。 不会, 因为纱布的孔隙很大, 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透过. 不会,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的水分子数等于渗出玻璃纸的水分子数量 4、长颈漏斗中的液面平衡后,长颈漏斗中液体和烧杯中的液体有水分的得失吗?长颈漏斗中液体和烧杯中的液体浓度相等吗? 静水压:就是指液体所产生的压强 计算公式:P=ρgh 条件 ① 具有半透膜 ②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浓度具有浓度差 渗透作用: 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 问题: 1、渗透作用与扩散怎么区别? 实验拓展 渗透与扩散 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向溶质浓度大的一方做分子运动,使膜两边溶质浓度达到均衡的现象。例如,具有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通过渗透作用失水。 扩散:是指物质从相对含量大的空间向相对含量小的空间运动的现象。例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甘油等物质通过半透膜的扩散方式都属于自由扩散。 渗透是扩散的一种特殊形式。渗透一定是扩散,但扩散不一定是渗透。渗透相对于扩散有两个要点:①跨膜(扩散可以不跨膜),②作用物质是溶剂分子(扩散是溶质、溶剂和气体分子)。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方式既可说是自由扩散,又可说是渗透;但氧气、二氧化碳,甘油等物质通过膜只能说是自由扩散,而不能说是渗透。 渗透原理的运用—— 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 2 3 4 5 细胞液 液泡膜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壁(全透性) 原生质层 清水 ? 类比学习 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与半透膜? 植物吸收水分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 吸胀作用: 主要是依赖于细胞内的亲水性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蛋白质的亲水能力最强,所以蛋白质含量高的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x171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