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材料工程基础课件第十章-复合材料制备工艺.ppt

湖大材料工程基础课件第十章-复合材料制备工艺.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工程基础—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第10章 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10.1 概述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好 多数不耐很高的温度 耐磨和耐蚀性差 陶瓷材料:强度高、耐热、耐磨、耐蚀性好 很脆,加工性能差 高聚物材料:密度很低、韧性好 强度、刚度、耐热性有限 早期人类用茅草与泥浆混合作为建筑材料、在战国时期的越王剑和吴王矛是金属包层复合材料、三国时期的藤甲是用藤浸渍桐油后形成的纤维增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1、定义:由两种以上在物理和化学上不同的物质组合起来而得到的一种多相固体 2、组成:基体—连续相(延性、韧性好) 增强/强化相—分散相(强度高、密度小) 3、特点 与传统金属材料相比,复合材料存在以下特点: (1)密度低、比强度、比模量高 (2)疲劳强度高 (3)热膨胀系数小 (4)耐腐蚀、耐热冲击、耐烧蚀等 §10.2 增强材料 选择增强材料的原则: 1) 增强材料的强度、模量和密度; 2) 增强材料与基体材料的相容性; 4) 性能/价格比。 晶须和纤维:高强度、价格昂贵 颗粒增强材料:价廉、耐磨 1、纤维增强材料 主要有玻璃~、芳纶~(Kevlar ~)、尼龙~、聚乙烯~(Spectra ~)、碳~、硼~、碳化硅~(Nicalon ~)、氧化铝~以及金属~(如钨、钼、不锈钢丝等)。 玻璃纤维 碳纤维 碳纤维的结构模型 a-普通型 ; b-高强度型; c-高弹性模量型 一般碳纤维由乱层结构石墨微晶所组成,石墨的网平面不完整,沿纤维轴向排列也不整齐,强度和模量不够高; 高强度碳纤维网平面完整性提高,沿轴向排列也趋于整齐; 高模量纤维则网平面更完整,沿轴向排列更整齐。 2、晶须 目前已研发出上百种晶须,在复合材料中应用的主要是碳化硅~、氧化铝~、氮化硅~等陶瓷晶须。 a) 多角状SiC颗粒b) 等离子喷射熔融法制备的Al2O3颗粒 c)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Al2O3颗粒  d) α-Al2O3片晶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 材料复合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的强度、刚度等机械性能。 (1)纤维是材料的主要承载组成,因此应该具有最高的强度和刚度。 弹性模量E愈高,在同样应变量下,按照虎克定律,所承受的应力愈大,工作中能承受的载荷愈大,更能充分发挥对材料的增强作用。此外,刚度高,比重小,热稳定性高也是保证结构稳定性所必要的。 (2)基体起粘结纤维的作用,因此必须: ①对纤维有润湿性,以便在界面上有必要的粘结力,而将纤维粘结为一个整体; ②具有一定的塑性和韧性,对裂纹起致偏和控制作用; ③能保护纤维表面,不引入裂纹,不发生损伤纤维表面的反应。 (3)纤维与基体之间应该有高的且合适的结合强度。 结合强度高,不仅直接有利于整个材料的强度,更重要的是便于将基体所承受的载荷传递给纤维,以充分发挥纤维的增强作用。结合强度过低,界面很难传递载荷,纤维无法增强,整体强度下降。结合强度过高也不利,使复合材料断裂时失去纤维从基体拔出的过程,降低复合材料的强度,在载荷过大时可能导致危险的脆性断裂。 (4)纤维与基体的热膨胀性能应有较好的协调和配合。 通常要求两者的热膨胀系数相近,如果纤维和基体热膨胀系数相差过大,则有可能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产生应力,削弱两者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降低材料的整体强度。但对于韧性较低的基体,纤维的热膨胀系数可以略高一些,以便在受热后的冷却过程中,由于收缩较大使基体处于受压状态,而获得一定的保护。相反,对于塑性较好的基体,纤维的热膨胀系数则可稍小一些,以便在其中造成残余压应力,增进韧性。 (5)纤维必须有合理的含量、尺寸和分布。 一般来说,体积含量愈高,增强效果愈大,但体积含量过高,增强效果又会下降。比较合适的纤维含量在40~70%范围内。 纤维越细,则缺陷越少,强度越高;同时细纤维的表面积较大,有利于增加与基体的结合力,即直径越小,纤维增强效果越大。纤维的长度对增强有利,连续纤维比短纤维的增强效果大得多。短切纤维只有在超过一定的临界值时,才能有明显的强化效果。从加工性能的角度考虑,短纤维易于与基体混合,因此实际生产中常采用长径比大于某一临界值的不连续纤维。 纤维的分布方式应符合于构件的受力要求。由于纤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