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社义教育的兴办 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一、社义教育的兴办 谢谢! 2.成就: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原因: (1)两基 (2)中等迅速、高中发展,普通教育结构进一步 优化 (3)成人教育成绩显著 (4)高等教育总体规模发展迅速 6.72% 12.21% 15.88% 23.5% 2001年 1997年 1990年 80年代初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文盲、半文盲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 * 假如你是一位家境不太宽裕的普通农民的儿子,在以下几个时期,你能成为“小小读书郎”吗?为什么? 讨论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之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不能。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 不一定。虽已“有教无类”,但不一定上得起学。 国运兴衰 系于教育 本课结构 一、背景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壮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中国代表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人民群众 1.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 《纲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实施: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建立起新教育管理制度 2.“新” 方针和政策重要内容: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1)措施: 受到较正规的中、高等教育。 ①开展、开办、开设 (2)意义: 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刚解放时,我国学龄儿童入学率还不到20%,成人的文盲则高达55%。为此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 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 识字是终身学习的关键, 是民主和公民社会的基础工具, 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更是最基本的人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 世界扫盲日 9月8日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 1949年 1964年 60%以上 38.1% 年均扫盲604.3万人 1.新中国文化教育方针: 2.“新” 方针和政策重要内容: 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3.新中国教育的性质: 为人民服务 (54年宪法) 4.1957年教育方针: 5.成就: 到1965年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6.意义: ①奠定了国家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 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新中国前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 11620万人 168万多所 1141万 81274所 67.4万人 434所 1965 2400万人 34万多所 127万 5219 11.7万 205所 1949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在校生数 学校数 初等学校 中等学校 高等学校 二.“文革”中的“教育革命” 1.文革对教育冲击: (1)学校“停课闹革命”。 (2)大中小学校停止招生。 (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真正有组织、大规模地把大批城镇青年送到农村去,则是在文革后期,毛泽东决定给红卫兵运动刹车的时候。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1968年当年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1966、1967、1968年三届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全部前往农村。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人数达到1600多万人,十分之一的城市人口来到了乡村。这是人类现代历史上罕见的从城市到乡村的人口大迁移。全国城市居民家庭中,几乎没有一家不和“知青”下乡联系在一起。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食 指 ……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全国下乡知青 总数累计已达1700万人。 二.“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 1.文革对教育冲击: 2.“教育革命” 3.高校恢复招生(1970) 4.影响: (1)出现“文化断层”“人才断层” 局面 (2)影响提高和发展 (1)对象: (2)方法: (3)影响: 5544 1969 682 173 产值 1976 1970 1963 1952 年份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单位:亿美元) ——《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 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原因: 教育界拨乱反正,尊师重教的风气逐步形成 ①平反冤假错案; ②恢复高考制度(1977年); ③建立中小学教师参评高级职称的制度 ①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