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同步教学课件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一同步教学课件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构 造特 征 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向下弯曲 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体发生明显 的错动、位移 岩石 新老关系 中间岩石较老、两翼岩石较新 中间岩石较新、两翼岩石较老 图示 构 造地 貌 未被 侵蚀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 大的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断层一侧上升的岩体,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地垒);另一侧相对下沉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地堑)。断层构造地带上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侵蚀后 地貌 可能形成谷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 可能形成山岭(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图示 实例 喜马拉雅山脉 —— 地垒—庐山、华山、泰山,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东非大裂谷 【方法技巧】 地质构造判定的一般步骤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中心新两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部分归因于岩流层入侵岩石层,岩流圈向上流动的过程中部分融化的物质扩张、冷却、固化,导致岩石圈地幔部分的重量增加。由于太重导致它开始剥离下降,从而在上方产生空间。越多的浮力岩流圈填补缺口,将会导致扩张的更厉害,最终导致整个高原上升。在过去600万年间也发生过地幔下落现象,成为青藏高原最异常的现象,这个发现或有助于确定大峡谷的年龄。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例证4】读图,完成(1)~(3)题。 (1)由图可知(  ) A.地球内部可分为四大圈层      B.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平行 C.自然环境是指地球外部圈层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北京八达岭长城主要坐落在甲处花岗岩上,该岩石属于(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3)正确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是(  ) A.①—重熔再生 B.②—冷却凝固 C.③—变质作用 D.④—外力作用 答案:(1)D (2)A (3)C 【练习3】读图,完成(1)~(2)题。 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 (1)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 A.a     B.b     C.c     D.d (2)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  ) A.山岭    B.褶皱   C.断层   D.隆起 解析:a和b为岩浆岩,c为变质岩,d为沉积岩。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褶皱。 答案:(1)D (2)B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石圈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用以下框图理顺岩石之间的转换关系及其特点。 注: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方法技巧】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判读技巧。 技巧一:岩浆是“岩石之本”,地壳物质循环起于岩浆,因此找准岩浆是基础。 技巧二:各类岩石要重熔再生成岩浆,大多要经过变质,因此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箭头指向的为变质岩。 技巧三:组成地壳的物质中,岩浆岩只能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且岩浆只能生成岩浆岩,因此若箭头太多太复杂的话,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是岩浆岩。 技巧四:三大类岩石中只有沉积岩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并且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据此可以判断沉积岩。 一、选择题 读下面地质构造图,回答1~3题。 1.①处的地质构造是(  ) A.向斜 B.背斜 C.地堑 D.地垒 2.下列山体的形成与③处的地质构造相关的是(  ) A.喜马拉雅山 B.南岭 C.庐山 D.富士山 3.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往下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①处的地质构造是向斜,③是地垒,形成块状山,如庐山,开采地下水应在向斜构造。 答案:1.A 2.C 3.A 4.读“我国北方地区主要外力作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各区域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 (  ) A.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B.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D.风力侵蚀、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文档评论(0)

gpcjc1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