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碳水化合物的消化 淀粉 —(口腔)唾液淀粉酶约水解40% —(胃)盐酸水解少量 —(小肠)胰淀粉酶约水解50%,肠淀粉酶水解少量 α-糊精 麦芽糖 乳糖 蔗糖 —α-糊精 —麦芽糖酶 —乳糖酶 —蔗糖酶 ? 异芽糖酶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半乳糖 葡萄糖+果糖 * 单糖是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中吸收的主要形式 单糖的主动吸收需要Na+存在,载体蛋白与Na+和糖同时结合后才能进入小肠黏膜细胞内 单糖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在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经门静脉入肝脏,在肝内贮存或参加全身循环。 碳水化合物消化产物的吸收 * * 食物中脂肪在口腔和胃内不起化学变化。在小肠内,脂肪受胆汁、胆盐的作用,使脂肪乳化变成细小的脂肪微粒,脂肪微粒经胰脂肪酶的水解作用,主要分解为脂肪酸与甘油。 胆汁、胆盐 胰、肠脂肪酶 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小肠) (小肠) 2、脂类的消化 * 脂类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的下部和空肠上部,脂肪消化后形成甘油、游离脂肪酸、单酰甘油脂以及少量二酰甘油脂和未消化的三酰甘油脂。 各种脂肪酸的极性和水溶性均不同,其吸收速率也不相同。吸收率的大小依次为: 短链脂肪酸 > 中链脂肪酸 >不饱和长链脂肪酸> 饱和长链脂肪酸。 脂类消化产物的吸收 * * 食物单纯蛋白质 胃蛋白酶 ? 胨、多肽、氨基酸 (小肠)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内肽酶) 氨基肽酶、羧基肽酶(外肽酶) α-氨基酸 寡肽+二肽 (刷状缘)寡肽酶 氨基肽酶、二肽酶 α-氨基酸 3、蛋白质的消化 * 天然蛋白质被蛋白酶水解后,其水解产物大约1/3为氨基酸,2/3为寡肽。这些产物在肠壁的吸收远比单纯混合氨基酸快,而且吸收后绝大部分以氨基酸形式进入门静脉。 各种氨基酸都是通过主动转运方式吸收,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吸收速度很快,它在肠内容物中的含量不超过7%。 未经分解的蛋白质一般不被吸收。吸收机理与单糖相似,是主动吸收,需Na+的参与。 蛋白质消化产物的吸收 * 唾液腺 胰 胃 胃腺 肠腺 肝 胆 口腔 咽 食道 小肠 大肠 消化系统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 甘油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胃液 肠液 粪便 食物 胰液 胆汁 唾液 淀粉 葡萄糖 蛋白质 氨基酸 脂肪 脂肪酸 甘油 食物的消化过程 * * 各种营养物质的化学消化 消化部位 消化酶 消化产物 蛋白质 胃、小肠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眎、胨、多肽、氨基酸 多肽 小肠粘膜纹状缘 多肽酶 二肽、三肽 二肽和三肽 小肠上皮细胞 内二肽酶、三肽酶 氨基酸 淀粉 口腔、胃、小肠 唾液淀粉酶、胰淀粉酶 麦芽糖 双糖 小肠粘膜纹状缘 麦芽糖酶、蔗糖酶 葡萄糖 甘油三酯 小肠 胰脂肪酶 甘油、脂肪酸 甘油一酯 * 水溶性维生素一般以简单扩散方式充分吸收,特别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维生素更容易吸收。 脂溶性维生素A、D、E、K及维生素A的前体物胡萝卜素等,主要是与脂肪酸一起通过被动转运而被吸收,吸收后大部分掺入乳糜微粒进入淋巴。 4、维生素的吸收 * CRBPII :细胞视黄醛结合蛋白 2 ; CRBPII-retinyl-palmitate: 细胞视黄醛结合蛋白 2- 棕榈酸视黄酯 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在小肠的吸收过程 * 维生素A在肝脏的代谢, 血浆的转运和靶组织的摄取 * 矿物质可以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被动吸收,也可以通过特殊转运途径主动吸收。 5、矿物质的吸收 * 6、水分的吸收 小肠吸收水分的主要方式是渗透作用; 主要依靠营养素吸收后所形成的渗透压被动扩散到肠粘膜细胞; 此外小肠收缩时使肠腔内流体压力差增高,也可使部分水以滤过方式而吸收; 在大肠,则主要靠净水压被动吸收。 * 本章小结 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 掌握各种消化液的性质、成分及作用。 了解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过程。 * 本章思考题 1、简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2、为什么血糖升高可导致糖尿病? 3、简述吸收的部位和机理? 4、生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