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利得确认及计量差异.ppt

  1. 1、本文档共1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收入、利得确认与计量差异 税法与会计的关系 两个模式: 英美模式——分离 大陆模式——协同 1.两个制度的立场差异 会计准则 保护投资者利益 税法 保证国家利益 企业会计准则: 是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出发,对报表编制主体即经营者会计行为的规范。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的目的,是约束报表编制主体向投资者说实话、说丑话,且把丑话说在前面,是投资者根据财务报告的分析作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真实、谨慎的财务报告时企业投资者作出正确经济决策的基础条件。 企业所得税法: 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对纳税主体涉税行为的规范。制定《企业所得税法》的目的,是保证国家税源安全、完整、及时。 2.两个制度确认原则的差异 会计准则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基本准则》第九条) 修订性原则 谨慎性 实质重于形式 相关性 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的双重确认。 税法 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九条)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 尽管两个制度都以权责发生制为确认基础,但是两者的标准不同: 准则对收入利得、费用、损失的判断标准对等。 收入确认已收、应收; 费用确认已付、应付。 税法对收入利得、费用、损失的判断标准不对等。 收入侧重已收、应收; 费用侧重实际支付。 准则的确认还要遵循修订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谨慎性原则: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资产、负债的双重确认:强调只有既符合资产定义,又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才能够资本化——确认资产;只有既符合负债定义,又符合负债确认条件,才能确认负债。 税法的权责发生制合理标准与《准则》不同: 税法的合理标准,更多地依赖于合法性与确定性。所以,支出以实际发生为标准;收入以合同约定为标准。 税法对权责发生制还要通过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修订。 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 但是,准则不再以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作为确认费用或资产的判断标准,而是以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条件为判断资本化的标准。能够资本化的支出属于资产,不能资本化的支出属于费用。 3.两个制度计量基础的差异 准则引入了5种计量属性。各种计量属性的适用对象取决于交易事项的经济特性(基本准则第十条、第四十一条)。 税法使用了3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实际发生的与收入相关的合理支出”。实质上是两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第三种属于“历史成本”范畴。 企业的各项资产,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所称的收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 公允价值,是指按照市场价格确定的价值(《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所得税法》第八条)。 4.两个制度差异类型及调整方法 会计准则 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机制大于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 税法 永久性差异 收入利得 费用损失 时间性差异 收入利得 费用损失 两个制度的差异有三种类型:永久性差异、时间性与暂时性差异、单纯的暂时性差异。 因两个制度确认角度不同产生差异: 准则:从资产、负债计量角度确认。调整目的:使所得税法费用与会计收益配比,除非因永久性差异的存在。 税法:从收入、费用角度确认。调整目的:贯彻税法。 两个制度要求的调整方法; 准则:确认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要求进行递延所得税调整。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递延所得税费用或资本公积或商誉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借:递延所得税费用或资本公积或商誉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税法:要求对收入利得、费用损失差异,在会计收益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 会计收入利得大于税法:调减应税所得 会计收入利得小于税法:调增应税所得 会计费用损失大于税法:调增应税所得 会计费用损失小于税法:调减应税所得 时间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的关系: 暂时性差异涵盖了所有的时间性差异,但时间性差异不对等于暂时性差异。 两种差异调整方向相反。 存在单纯的暂时性差异。 分离模式下的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弥补亏损(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

文档评论(0)

134****92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