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基础第3章 金属塑性成形.ppt

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基础第3章 金属塑性成形.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拉深废品 ① 拉裂(拉穿) ② 起皱 3)拉深模设计及工艺特点 ① 凸凹模的工作部分必须具有一定的圆角; r凹=(6~10)t r凸=(0.6~1)r凹 ② 凸凹模间隙要合理 Z =(1.1~1.2)t Z — 单边间隙 ③ 控制拉深系数(m) m = d/D =(0.5-0.8) D=100 d=20;h=42 d1=55 d2=32 32/55=0.58 d3=20 20/32=0.628 ④ 设置压边圈 ⑤ 涂润滑油 2. 弯曲 将平直板料弯成一定的 角度或圆弧的工序。 1)弯曲的变形特点 ① 变形区域主要在圆角部位; ② 外层金属受拉应力,内层金属受压应力。 2)弯曲缺陷 弯裂 回弹 3)弯曲工艺特点 ①弯曲半径 r≥rmin=(0.25~1)t ; ② 毛刺应位于内侧; ③ 弯曲线应尽量与坯料纤维方向垂直; ④ “回弹”问题 a)设计补偿角 b)对工件进行退火 c)设计加强筋 3. 翻边、成形 1)翻边 在带孔的平坯料上用扩孔的方法获得凸缘的工序。 2)成形 包括:起伏、胀形、压印等 §2-3 板料冲压 三、冲模的分类及结构 1. 简单冲模 2. 连续冲模(级进模具) 3. 复合冲模 冲床在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 冲床在一次行程中在不同的工位同时只完成两个以上的 冲压工序。 冲床在一次行程中在同一工位同时完成两个以上的冲压 工序。 小结:冲压(冲裁、拉伸、弯曲、翻边) 特点: 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 生产效率高,易机械化与自动化  制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高,模具寿命较长 制件尺寸范围大、形状复杂,冷变形硬化使强度和刚度提高 无切屑碎料生成,不需加热设备,省料、节能。 四、金属的变形规律 1. 体积不变定律 2. 最小阻力定律 在压力加工过程中,只要金属的密度不发生变化,变形前后的体积就不会产生变化,这一规律称为体积不变定律。 即:在塑性变形中△V=0 如果金属在变形过程中其质点有向各方向移动的可能性时,则金属的各质点将向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 最短法线法则示意图 第二节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方法 §2-1 自由锻造 一、自由锻设备 锻锤 压力机 空气锤 蒸汽-空气锤 水压机 油压机 65~750Kg 630Kg~5T 落下部分总重量 = 活塞+锤头+锤杆 滑块运动到下死点时产生的最大压力 锻锤吨位 = 压力机吨位 = 二、自由锻基本工序 基本工序 — 完成锻件基本变形和成形的工序。 H 完全礅粗 局部礅粗 ,S 1.25≤H0/D0≤2.5 3. 冲孔: 4. 弯曲: 5. 扭转: 6. 错移: 1. 礅粗: 2. 拔长: ,S L 芯轴拔长 芯轴扩孔 三、自由锻工艺规程的制定 1. 锻件图的绘制 1)机械加工余量 2)公差 3)敷料 2. 坯料重量和尺寸的计算 G坯 = (1+k)G锻 G坯 = G锻+G料头+G芯料+G烧 K — 消耗系数 (1/3~1/4)余量 Y=S坯/S锻 Y=H坯/H锻 拔长:锻造比 镦粗: 1.25≤H0/D0≤2.5 圆截面坯料: 长轴类锻件: 3 . 锻造工序的选择 轴、杆类零件:镦粗、拔长 盘类、环类零件:镦粗(拔长及镦粗)、 冲孔(芯轴上扩孔) 筒类零件:镦粗、冲孔、在芯轴上拔长 4 . 锻造温度范围及加热火次的确定 5 . 锻造设备的选择 6 . 确定工时 7 . 填写工艺卡 §2-2 模型锻造 模型锻造—--将金属坯料放在具有一定形状的模锻模膛 内受压、变形,获得锻件的方法。 特点: 1)生产率高; 2)锻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高; 3)材料利用率高; 4)可锻造形状较复杂的零件; 5)模具成本高、设备昂贵; 6)锻件不能任意大。一般不得超过150kg。 一、锤上模锻 (一)锤上模锻设备 蒸汽-空气模锻捶 应用:形状较复杂的中小型锻件的成批、大量生产。 (二)锻模结构 锻模 模膛 飞边槽 桥部 仓部 —---形成锻件基本形状和尺寸的空腔。 — 容纳多余的金属。 — 增加金属流动的阻力,促使金属充满模膛。 (三)模膛的分类 模膛 模锻模膛 制坯模膛 终锻模膛 预锻模膛 延伸模膛 滚压模膛 弯曲模膛 切断模膛 (四)锻模工艺规程的制定 1. 绘制锻件图 1)分模面的选择 ①分模面应选在锻件的最大截面处; ②分模面的选择应使模膛浅而对称; ③分模面的选择应使锻件上所加敷料最少; ④分模面应最好是平直面。 2)确定加工余量、公差和敷料 加工余量:1~4mm 公差:0.3~3mm 3)设计模锻斜度 外壁斜度:5~7 0 内壁斜度:7~12 0 4)设计模锻圆角 外圆角:r = 1.

文档评论(0)

132****92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