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城交通差别化发展策略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新城交通差别化发展策略研究 周 翔 岑 敏 陈 琳 王 祥 【摘要】通过回顾上海新城规划历程,解读新城在上海总体空间战略中的作用与地位,根据区位、 交通、产业、资源等方面确定新城的分类与发展定位,把上海 7 个新城划分为综合型新城、宜居型新城、 产业型新城和生态型新城等 4 类。在上海市市域“多核发展”空间模式下,以构建高效优质的综合交通服 务体系、生态宜居的低碳交通环境为总体愿景,提出上海新城交通发展的战略目标体系,并按分类推进的 规划原则,研判各类新城的未来交通特征,以“注重提升交通区位优势、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内外协调优化、 培育合理交通发展模式”为总体发展思路,提出各类新城差别化的城际与内部交通发展策略要点。 【关键词】交通战略;差别化策略;新城;上海;综合交通 1.引言 自 1946年制定大上海都市计划以来,上海始终坚持“有机疏散”和“有机协调”的规 划理念,把新城的建设作为实现中心城功能优化和有机疏散、沿区域性交通轴线培育城镇节 点、促进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载体。以完善城乡规划结构体系、城市产业空间 拓展衔接为目标,郊区城镇经历了由卫星城到新城的发展历程,2001年国务院批复的《上 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中心城—新城—中心镇—一般镇的四级城镇体系。 “十五”以来,上海新城规划建设成效逐渐显现。新增人口逐渐向郊区集中;城市发展 重心逐渐向郊区转移,松江、嘉定新城等已初具规模,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 重大产业基地纷纷落户郊区。目前上海郊区常住人口已接近全市的 1/2;郊区 GDP总量占全 市的 1/3;各区县政府财政增量比重达 63%。在资源紧约束的发展瓶颈下,上海城市发展面 临着转型压力,发展路径需要向集约化方式转变,经济发展向内涵效率转变,建设用地向存 量优化转变,空间结构向紧凑有序转变。可以预见,新城将是上海“十二五”乃至更长远发 展中的建设高地。加快并及时开展新城交通发展态势研究并制定合适的交通发展政策,是上 海新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将有利于上海优化空间体系,推动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并促进 长三角地区形成世界级城市群。 1 2.发展定位 2.1 规划历程回顾 上海新城规划与建设溯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工业卫星城镇建设,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 其发展导向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 l 1980 年代以前:上海郊区卫星城镇的建设,其目的是借力郊区县城的既有基础, 快速推动外围工业基地的发展。 l 1980-1990 年代:1986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正式将卫星城 纳入市域城镇体系中,希望以郊区县城良好的配套环境为依托,吸纳中心城外迁 工业。 l 2000 年以来:新城的规划出现了目标导向性的转移,即开始强调和思考以新城建 设来吸纳和疏解中心城的人口,同时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 图 1 上海新城与产业基地的布局关系 图 2 上海及周边网络化城镇组群 上海郊区城镇建设重要的指导思想是以贯彻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为主线,完善“多层、多 核、多轴”的市域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同时,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 上海城市建设重心也从中心城逐渐向郊区转移。在上海郊区城镇化进程中,体现了上海由城 乡二元化的单中心大城市发展转向城乡一体化的多中心都市区发展的基本趋势。 2.2 总体规划目标 按照构建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城乡体系的总体要求,未来新城要以建设“生产、生活、 2 生态”融合的宜居城市为目标,发挥人口蓄水池的功能,实现功能导向差异化、空间布局集 约化,产业经济低碳化,综合交通便捷化 ,环境建设生态化和公共服务多元化,并在上海乃 至长三角城市群中承担合作、对接、服务等重要综合功能。一是构建适应国际大都市发展的 城乡体系,新城建成为上海构筑多中心空间体系、服务长三角区域的关键一环。二是新一轮 新城建设应当成为抑制中心城无序蔓延、防止继续“摊大饼”外延发展的主要手段,真正成 为吸纳城市新增人口、承接中心城职能转移的重要载体。三是围绕城市提出“四个中心”总 体发展目标,适应世界城市区域辐射和能级扩张的需求,重点培育 2-3个新城,完善中心 城与郊区新城 “多核”的城市空间结构。 2.3 各新城规划发展目标 2.3.1 规划目标 总体上,规划至 2020年,新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郊区基本形成与中心城区功能 互补、错位发展、联系紧密的新城群。其中,嘉定新城、松江新城初步确立长三角地区综合 性节点城市地位,集聚 80-100万人口;临港新城、青浦新城、南桥新城具备较高能级的城 市综合集聚辐射功能,集聚 60-80万人口;金山新城、崇明城桥新城对周边地区发展的服 务带动作用明显增强,集聚 20-40万人口。 表 1 新城主要规划指标一览表 新城名称 规划面积 (平方公里) 建设用地面积 (平

文档评论(0)

杨燕燕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