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颜渊第十二》主题及其结构.docVIP

《论语·颜渊第十二》主题及其结构.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论语·颜渊第十二》主题及其结构 《论语·颜渊第十二》是《论语》中的名篇,自古以来备受关注。该篇以孔子的得意弟子颜渊为题,记载了孔门师生问答之事,既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也反映出孔子对人性、政治的思考。 该篇在内容上可以大致分为论仁、论君子、论政三块,但主要讨论的还是人性。孔子谈人性,既非经济人,亦非社会人,而是复杂人。 姜奇平.《论语》 姜奇平.《论语》“颜渊第十二”的路由原理[J].互联网周刊,2017(17):70-71. 论仁 该篇的前三章节分别记载了颜回、冉雍和司马牛与孔子关于“仁”的内涵的讨论,孔子根据三个弟子不同的个性特点,对他们的提问进行了不同的回答。对颜回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对冉雍则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司马牛则简化为“其言也讱”。 李方泽,王培.“克己复礼为仁”之本义澄清——兼论朱熹的“误读”及其意义[J].江淮论坛,2012(03):120-123. 笔者认为,“问仁”中最有争议、也是最精彩的一回是颜渊问仁。孔子告诉颜渊是“克己复礼”,具体怎么做才是“克己复礼”呢?孔子告诉颜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首先,“克己复礼”一词的含义便存在很大争议:克字在含义上有一般有两解,一说为克制,以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为代表;一说为战胜,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代表。杨伯峻则认为,使自己的“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因此需要抑制;而朱子释“克”为“胜”,“克己 ”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之意,朱子不仅对“己”延伸性解释为私欲,而且表达了人要积极的克制自己的私欲的意旨。 同上.对于“复礼”二字,学术界也是议论纷纷,有将其理解为“恢复周礼”,即传统的西周的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 匡亚明 同上. 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郭胜团,葛志毅.《论语·颜渊》“克己复礼”章辨析——《论语》及孔子思想研究之一[J].管子学刊,2013(01):103-110. 然而,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克己”与“复礼”不应作为并列关系的联合词组,而应结合整体的含义解释为“自身能够复归于礼”。 李方泽,王培.“克己复礼为仁”之本义澄清——兼论朱熹的“误读 李方泽,王培.“克己复礼为仁”之本义澄清——兼论朱熹的“误读”及其意义[J].江淮论坛,2012(03):120-123. 孔子的仁强调的应该是人自身的能动作用,“克己复礼”即是通过个人主动,使得自身能够复归于礼。这既符合了儒家积极入世、注重自身修养的特点,也能帮助我们理清孔子由礼至仁德思想脉络。孔子的时代是“礼坏乐崩”的时代,“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他对古代圣王以及西周礼乐统治时代下全盛时代有着极度的向往,如果将礼理解为一种不确定的社会秩序,那么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秩序,安平和乐是秩序,弱肉强食又何尝不是秩序?又何来复归一说?因此,笔者更认为“礼”是指传说中西周时期的礼制,这种礼制显然达成了整齐有序的社会效果,在孔子眼中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孔子终究没有生活在那个时代,因此也参杂这一部分想象色彩。 孔子在和颜渊的对话中表明了遵循礼制就是仁,而对冉雍得要求却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司马牛则更简化为“其言也讱”。这其实可以理解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谨慎言行都是“礼”的一种体现,冉雍和司马牛不比颜回的悟性与智慧,因此对他们的解释结合了学生各自的性格缺陷,更为具体可行,也更利于他们完善自我,离“仁”更近。 论君子 司马牛问君子,孔子教他不忧不惧、问心无愧;教他“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因此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子张问他,他教他明辨谗言,通达是非。 笔者认为,《论语》教人做君子,其实就是教人如何做一个幸福之人。君子不忧不惧、问心无愧,通达清理,对人间百态洞若观火,世间万物俗世价值观影响不到他的选择,他是真正为自己而活,获得了心灵的真正自由。很多人不明白这一点,甚至很多人觉得小人活得比君子轻松,时时要做君子,君子活得太累了。那却殊不知那是“假君子”,是修为不到的人,觉得自己是君子,却往往是小人,而小人常戚戚。 论政 孔子说:“政者,正也。”仁并不是一种形而上的独立存在,在政治的千变万化中,如何做到“正”,是孔子在《论语·颜渊第十二》中多次提到的话题,换言之是政的合法性如何转化为正当性的问题。 姜奇平.《论语》“颜渊第十二”的路由原理[J].互联网周刊,2017(17):70-71.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以仁界定的政,则富含诚信、忠义等复杂人伦关系,齐景公问政,孔子对之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把社会人从政治伦理角度分成了不同层次。上层阶级要“帅以正”又不能过于剥削下层阶级的百姓,“百姓足,君孰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在礼制构建的君

文档评论(0)

139****79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