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学第二章、资源类型与各类资源(2-1).ppt

国土资源学第二章、资源类型与各类资源(2-1).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资源分类 1、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1)自然资源 ①种类 ----- 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能源、海洋资源、旅游资源。 ②特点 ----- 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性 。 ③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是基础、作用和反作用合理开发持续利用 2)社会资源 ①种类-----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 ②特点-----易变性、不平衡性、社会性、继承性。 2、可再生资源 和 不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 ①概念 ②类型 ------恒定环境资源:太阳辐射能、风能、地热、温泉 ------可循环再生的环境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 ------各种社会资源 2)不可再生资源 ①概念 ②类型 ------地质资源 ------半地质资源 3、硬资源和软资源 1)硬资源 ①概念 ②类型 ------- 第一类(储量有限、耗竭性):可更新,不可更新 ------ 第二类(容量有限、重复利用):承载性(土地、交通网),条件性(气候、风景) ------ 二者区别 2)软资源 ①概念 ②类型 ------ 生产要素(信息与技术)、 经济活动外部软环境(区位和市场)、 文化 信息和技术资源共同特点 ------ 载体依附性、非消耗性、可传染性、时效性 信息和技术资源的区别 ------ 赋存形式、时效周期、替代性 信息和技术资源的区别 ③软资源特点 ④作用 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1. 绝对数量大,相对数量小,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表 中国土地资源与世界比较 2.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有利于综合利用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的成因: 跨跃9个热量带(纬度) 季风气候明显(经度) 三维空间的变化 三阶梯式的地形变化(高度) 不同的 水热状况及 土地类型 自然环境的变化 这一特征表明我国土地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对各种产业尤其是对农林牧副多种经营、全面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这一特征也决定了我国各地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进行综合利用,切忌“一阵风”、“一个模式”进行土地开发利用。 3.山地多、平地少,难以利用和质量低劣的土地比重较大 从各地形面积看 我国平地、丘陵与山地之比为33.6:19.9:46.5,山地和丘陵的总面积占我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难以利用的,约占土地总面积的26.37% 从土地资源的质量看,我国土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 4. 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地比重偏小,牧用地面积较大,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中国农用地偏少,特别是林地、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效用低下土地资源多,构成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 5. 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显著。 根据自然地理特征的显著差异,可将中国土地相应划分为三大区域: 东部湿润、半湿润季风区; 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内陆区; 西南部青藏高原区。 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严峻态势 一、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特征 由于地质地貌、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的不同,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全国土地资源利用具备明显的地域特点。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东部高,西部低; 土地利用结构地域差异明显; 农用地人均占有量东少西多,南少北多; 耕地减少东部最多,西部最少。 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一)以利用和可利用土地 耕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潜力 林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潜力 草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及潜力 内陆水域的开发利用 (二)难以利用的土地状况 (三)中国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估算 (四)21世纪中国土地需求趋势 三、中国土地资源的严峻态势 耕地整体质量下降,后备资源不足,耕地总量及相对量减少趋势,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土地资源退化和破坏严重,农业生产空间日趋萎缩,已成为中国农业经济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减轻土地的承载压力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强化土地生态化管理 加强农地划定工作,有效保护农用土地,尤其是切实保护耕地的数量、质量 高效与集约用地,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 开展土地整治,改善生态环境,扼制土地退化 做好土地资源的调研、评价和规划工作,强化土地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 培育和完善土地市场体系,健全土地信息系统,依法管理土地 * * 国土资源学 第二章、国

文档评论(0)

ddw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