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选读》课文思想知识点梳理
——依必威体育精装版高考大纲要求 (部分课文大纲不做要求)
第一课
为政以德
孔子主张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反对暴政与刑杀;以仁义道德来教导百姓,用制度礼 义来说服百姓,百姓才有廉耻之心而走正道。
1.“德”与“礼”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 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礼” 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 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
古代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 有本质的区别。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与 民主、法治是不兼容的。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包括统 治者与百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对今天 也有借鉴作用。
2.民生与教化
孔子的天道观是唯物的,崇尚自然的。他不会高唱仁爱的赞歌而忽视老百姓的温饱。 子贡问政时,他先强调“足食”,然后才是“教之”。当然,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 都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正体现了 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3.先富后教
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 说“富”比“教”重要。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没有矛 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 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 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 、“仁”等,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 物何异?
4.正己——率先垂范,克己奉公。
以德治国,首先治理者要有良好的的道德素养,以德服人,百姓才会信服。因此为政 者经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君子要带头向善,百姓才会蔚然成风。
1
5.“均”的含义
孔子提出“均无贫”的主张,其实是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 盾的方法,也就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这与后来的“均贫富”的 含义是不同的,“均贫富”是站在穷人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实际含义 是在劫富济贫。
第二课
克己复礼
1.“礼”的内涵
孔子所说的“礼”,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是制度之礼。他认为,“礼”(制度)的完善是根本,所以他推崇理想中的“周礼”。 西周面对当时社会纷争(主要是国君、诸侯的权利争夺),建立以“宗族嫡长继承制”、“等 级制”为核心的“周礼”,来巩固社会秩序。
是个人之礼。到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这种制度受到冲击,所谓“礼崩乐坏”,所以 孔子竭力提倡“克己复礼”。这就要求个人以“礼”为规范,不违规逾矩。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这一理论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但后世统治者借此强化自 己的绝对统治,成为了压迫百姓的手段。
2.“礼”与“仁”
礼以仁为基础,仁以礼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 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 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
3.克己复礼
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是在承认个人有一定自由欲望基础上提倡人要克服欲望、约 束自己,达到“礼”所规范的要求。孔子“君君、臣臣”的意思主要还是正名分,定等级, 而汉代统治者则发展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而宋以后,又将维护 统治者的意志强化为“天理”,特别是明代后,更绝对否定了个人的一切愿望需求,实行封 建专制统治。
4.“孝悌”之情
孝,指孝顺父母;悌,指敬爱兄长,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根本,本立则人道以生。 一个人在家中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就不会犯上作乱, 就可以使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团结得到保证。
孔子认为,要想在父母面前时时表现出和颜悦色是很难的,也就是说“色难”。在现实 生活中,对父母的孝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孝”,深层次的精神的孝 是物质所不能代替的;真正的孝心须是发自内心的,像宰我,即使强迫他守孝三年,也是 徒有虚名而非真正的孝。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2
1.知其不可而为之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