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pdf

【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附答案与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 “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下 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 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 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2. 有学者 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人群。它的实 行从内部和外部对原族群的血缘关系进行了大规模的变革。那些姬姓以外的氏族人群,在周人对其亲族子 弟及同盟者的分封中被包围、分解、隔绝、控制了。这种族群关系的重新组合( ) A.不利于原族群的进一步发展 B.彻底地瓦解了原有的血缘关系。 C.使华夏民族得以形成 D.有利于文明和文化的共同创造 3. “史实” “史论” “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 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 “史识” 的是( ) A.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B.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C.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4. 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 唐代官仅七品的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 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 ) A. 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B.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C. 形成了 “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 D. 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 5. 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本不负担琐碎事务;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承担了大 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丛膛芜杂”的表象背后, 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上述变化( ) 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B. 反映出对官员的专业化要求加强 C. 进一步遏制了专制皇权的膨胀 D. 协调了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关系 6.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朝廷昭示:“国家开赏举之门,广收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等奇才异行, 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反映出宋朝的科举制度( ) A, 取消了对应试者身份职业的限制 B, 是普通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 C. 选拔官员的方式不断更新 D. 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7. 《元史》载:“若元 (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 为一。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每省置丞相一员,从一品;平章二员, 从一品。”材料主要表明元朝( ) A. 地方行政管理上开创了新的政治制度 B. 在统治区域范围内全部推行行省制度 C. 正式建立后开始走上统一全国的进程 D. 创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8. 公元前430年,雅典有三分之二的公民居住在农村,四分之三的城市公民在农村拥有地产。雅典耕地缺 乏,公民内部有约五分之一的人从事非农业生产。外邦人可以在雅典经商、生活、可以拥有大量的财富,但 不能购置田产、买卖房屋,因此拥有土地是公民权的重要标志。这说明( ) A. 农业和工商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B. 手工业者和商人地位低,农民地位较高 C. 拥有土地是享有公民权的必要条件 D. 工商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 9. 雅典的公民被称为自由民,也就是脱离了生产劳动的公民,他们不用关心生产的事,他们虽然利用这个 自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但在这自由的背后是更多人的不自由。雅典的民主制有着这样一个不可调和得矛 盾:创造自由的人没有自由,而有自由的人不创造自由。作者意在阐明雅典( ) A,民众思想深受束缚 B.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C.民主制的衰落根源

文档评论(0)

考试资料大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