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开篇名言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德)马克思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第二节第三节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第一节 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一、性别角色与性别行为的概念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三、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四、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五、双性化与教育一、性别角色与性别行为的概念 性别角色是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性别行为是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方式。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2.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3.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三、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1.幼儿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活动兴趣:男孩在所有玩具中更喜欢卡车和、汽车,而女孩则更喜欢玩具娃娃或柔软的玩具选择同伴:女孩就表现出更喜欢与其他女孩玩,而不喜欢跟吵吵闹闹的男孩玩社会性发展:女孩对于父母和其他成人的要求就有更多的遵从,而男孩对父母的要求的反应更趋向多样化三、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2.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游戏活动兴趣:男孩更喜欢有汽车参与的运动性、竞赛性游戏,女孩则更喜欢过家家的角色游戏选择同伴的性别倾向: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向日益明显,男孩和女孩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不相同个性和社会性:幼儿期已经开始有了个性和社会性方面 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在不断发展中四、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1.生物因素2.认知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五、双性化与教育 男女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就是既有男子气,同时具有女子气的双性化个体。双性化个体比性别类型化个体更健康,更具有适应性高水平的智力成就是柔和两性品质的男女双性化相联系的过分划分两性不同的作用会妨碍男女儿童的智力和心理发展,双性化人格模式也许会加大发挥个体的潜能在学龄前期,淡化儿童的性别角色的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和性格发展是有益的第二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二、攻击行为的发展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 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体包括:分享、谦让、援助、合作等。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二)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和特点1.3岁前的亲社会行为1岁左右儿童已经能够对别人的微笑、伤心等给与极大的关注并表现出相应的表情。2岁左右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已经萌发,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同情、分享和助人等利他行为。2.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的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一、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三)影响因素1.社会生活环境社会文化和大众媒介2.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家庭和同伴相互作用3.观点采择能力和移情移情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一种替代性的情感体验。二、攻击行为的发展(一)含义 反社会行为又叫消极的社会行为,在幼儿中最突出表现是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两种不同的攻击行为: 敌意性攻击:以人为定向,旨在伤害他人(身体、感情和自尊等),如报复、支配等。 工具性攻击:指向渴望得到的东西(如财物或权力),以伤害他人作为达到非侵犯性目的的手段。二、攻击行为的发展(二)特点1.攻击行为的发生原因争抢东西→游戏规则、社会行为等社会性问题2.攻击行为的方式身体攻击→言语攻击3.攻击行为的类型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4.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参与更多的冲突,男孩比女孩更多地卷入攻击事件二、攻击行为的发展(三)幼儿攻击行为的成因及策略成因:1.观察与模仿2.外部强化与替代性强化3.心理挫折案例分析 因为没有得到爱而产生攻击性行为 有一天,小勇不小心碰到了一位小朋友,小朋友向老师告状了,小勇平时比较顽皮,老师便不问青红皂白的训斥:你好好反思,待会不准玩游戏,真是讨人嫌。或许小勇已经习惯了老师的态度,但他并没有为自己辩护,只是后来更爱打人了,问他为什么,他脑袋一歪说:“我就打,反正老师不喜欢我”。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样帮助减少小勇的攻击性行为?二、攻击行为的发展(三)幼儿攻击行为的成因及策略 策略: 首先,学会识别他人的的情绪 其次,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再次,树立正面的非攻击性的榜样,强化儿童积极的行为,不接触或少接触攻击性行为的范型 最后,创造非攻击的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