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中国视角》习题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中国视角》习题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中国视角》习题答案 雷成 1.1 首先要明确横坐标为房屋数量,纵坐标为房屋价格,这两个变量是内生的。描述如果涉及这两个内生变量的改变,那就是沿曲线的移动,如果是模型外生变量的变动,那就是曲线本身的变动。 (a)需求曲线向外移,从而造成均衡点需求量的提高。如图: (b)如上图,需求曲线(红)的特性即为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沿需求曲线的移动)。 (c)与上图类似,只是箭头方向相反:需求曲线内移,均衡点需求量下降。 (d)房屋按揭贷款的利率与房屋按揭贷款作为另一个模型的两个内生变量,其需求曲线与上图(红)类似,只是横纵坐标的意义变化。利率的上升相当于借贷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沿需求曲线的移动)。 2.1 开放性作答。 首先假设至少光学波段和射电波段望远镜分辨率和口径足够先进,可以将来自地球的辐射与太阳、其他行星、卫星区分开。我的第一个指标是地球夜间发出的可见光辐射的流量,再根据距离换算成绝对星等M。M越小(夜晚的地球越亮),可以认为地球文明越发达。我的第二个指标是射电波段中一些自然界很罕见的频率范围内,探测信号的强度。强度越大,说明地球上的活动越频繁(4g信号、卫星通讯)。我不会有GDP的概念,因为相距太远,我的观测量都是很间接地反映智慧生命群体的经济规模。 2.2 GDP是0,因为不会有人在去生产,大家光享用初始禀赋就好。GDP只是居民福利的一部分,是经济学家为了衡量福利所提出的的一个可测量参数而已,是一个非常主观而不精确的概念。但同时,对于一般的正常的社会,GDP的重要性却也是很大的,逻辑上来讲GDP越高,居民福利高的可能性就越大。 3.1 (a)证明一 令k= k` = = =sf 所以,当k达到稳态时,即sfkt=n+g+δkt时,k(t) 经济总产出增长率为n+g,总投资增长率为n+g,人均消费增长率为g 证明二 令Et=A K 上式可用人均量化为 k 上图曲线是上式等号右边的函数,可以看出人均资本存量最终收敛到曲线和直线的交点处对应的人均资本存量。即满足 k sf k*即为KtAtLt收敛的常数。经济总产出增长率为 (b)g的上升使得长期人均产出和人均消费以g比率增加。 3.2 (a) (b)增长率s的增加胡增加人均产出的增速。 (c)原模型中的α 1,造成资本的边际产出会随着资本规模扩大而下降,而资本的总折旧会不断增加,最终达到一个稳态资本量;本模型相当于α=1,资本的边际产出恒等于A不会下降,从而资本有无限积累的可能,因此人均产出可能实现长期增长。 3.3 GDP是真实GDP增速,这里以投资的数据为例,劳动力是总劳动力数。 拟合结果显示,劳动力变动1%,对美国gdp影响其实更大。但由于投资的波动幅度较大,导致对GDP的影响大于劳动力的影响。譬如2008年金融危机,投资波动达到-20%,GDP负向波动则非常剧烈。 (数据来源:/) 5.1 基于这种可变化的偏好形成的统计关系是稳定的,不会继续受到卢卡斯的批评。 卢卡斯批评指出脱离对人的具体分析、将宏观经济看做单独的机器这种研究范式是不可行的。宏观经济模型应该从微观个体的理性出发,从个体的优化问题出发。这种讨论宏观经济的范式并没有假设人的偏好与理性是永恒不变的。在理性预期革命以后,经济学家不再执着于寻找宏观经济中各个参数的关系,而是从个体的理性出发,在思考宏观政策时也考虑民间对政策的反应。他们对个体的理性预期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体的偏好变化也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人的偏好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但并不是任意的、无迹可寻的。在建立宏观模型时,经济学家可以将影响偏好的因素也考虑进来,基于随时间变化的人的偏好寻找个体最优解来思考宏观政策。 5.2 (1)理性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因为认识到人的主观意识的重要性是一回事,但处理人的主观意识是另一回事。怎样解开意识这个黑箱,成了经济研究看似无法逾越的障碍。因为不要说是经济学了,就算专门研究思维的心理学,至今也离破解人的思维之谜差了何止是十万八千里。 所以对经济学来说,人的主观意识虽然是必须掌握的一个度,但同时也是无法把握的一个维度。既然无法捉摸人的主观意识,就无法预料人的主观行为,因而也就无法分析和预测经济社会的运行。这就是经济研究面临的困局。但如果要等到把人的意识规律弄清楚之后,经济学就根本无从发展。 面对这样的困局,经济学引入“理性人”假设。在宽泛偏好假定之下(人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偏好更多甚于更少),给定客观的约束条件,就有利于算出优化问题的最优解。这样,人的主观意识和行为这样唯心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客观约束条件之下的客观优化问题,是一个用唯物科学研究方法可以研究的对象。 5.3 (a)厂商一用自然科学的研究办法分析: 厂商一的产量

文档评论(0)

周全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