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文化展示中心解说词.docxVIP

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文化展示中心解说词.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运河通济渠(泗县段) 文化展示中心解说词 走近运河,感悟运河历史。 中国大运河  位于中国中东部,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 河、浙东大运河,总长 3200 公里,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 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8 个省级行政区、35 座城市,沟通了海河、 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始凿于公元前 5 世纪,7 世 纪隋唐大运河全线贯通,13 世纪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历经两千 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与水利 功能。 隋唐大运河  开凿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全长 2700多公里,距今1400多年。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 段构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与万里长城齐名。它以洛 阳为中心,南至余杭北到涿郡(北京), 的大动脉。  成为古代中国南北交通 通济渠  肇始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完成于隋代,繁 荣于唐宋,全长650公里,是隋炀帝时代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 最能体现中国古代超前规划思想和超凡建造技艺的重要河段。“商 旅往返,船乘不绝”,“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足以说明当 1 时漕运的繁忙和唐宋时期经济的繁荣。 南宋建炎二年(1128 年)冬,高宗赵构为了阻止金兵南下,命 东京留守杜充“掘开黄河,自泗入淮”,造成黄河改道,从而揭开 了历史上黄河长期南泛入淮的序幕,通济渠逐渐湮没。 通济渠泗县段  通济渠故道由灵璧县虞姬墓入虹(泗县), 经泗城横穿全境,长 47 公里,史载“波流平缓,两岸平直”、“江淮 扁舟,四时上下,昼夜不绝”。现存有水故道 28.1 公里,当地称汴 河,是通济渠仅存的两段有水河道之一。其中泗城向东至曹苗十 里井庄的 6 公里河道,宽 42—45 米,深 2—3 米,民众自古滨水 而居,村庄连成一线,称“十里长庄”。十里井向东经水口魏庄、枯 河头、通海店至泗洪县马公店约 19 公里与老濉河河道重合,东 流经青阳镇折向东南,入洪泽湖。 阐释运河,展示运河积淀。 考古成果、民间收藏、出土文物是对泗县段运河原真性、稀 缺性最好的阐释;是对泗县运河文化历史积淀最好的证明。 2003 年 10 月,城区汴河路南侧出土大量瓷器残片和唐宋古 钱,瓷器时间跨度大、窑口多、器型全,宋金时期比例大,具有代 表性的有景德镇的影青碗、砚滴等。 2012 年 4 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对运河泗县故道 邓庄遗址、马铺遗址、宗庄遗址、朱桥遗址、曹苗遗址进行考古 2 发掘,发现大量与运河有关的人为活动遗迹,疑似纤绳遗迹、标 杆基坑遗迹、凿痕遗迹、河堤遗迹等,证明泗县境内通济渠是在 汉以前沟渠的基础上疏浚勾连而成。出土各类文物百余件,各类 陶瓷残片数以千计,陶瓷器以唐宋为主,另外出土大量的唐宋时 期的古钱币,如“开元通宝”、“景佑通宝”、“宣和通宝”等。代表性瓷 器有:宋代的瓷人骑虎,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唐代的酱色釉瓷钵、 宋代的青釉四系罐,釉面光亮、保存完整。 2013 年 3 月,河道疏浚中发现的清代残碑,证明泗县段运河 直至清代仍发挥着漕运功能。 此外,泗县民间收藏爱好者多年来收藏的大量陶瓷器、古钱 币等,多与运河文化和漕运历史有关。 泗县运河的考古成果和文物资料足以表明,泗县运河故道 曾在历史上承担着文化交流、经济沟通、军事运输等重要的社会 功能与国家职能。 体会运河,触摸运河风物。 千年运河滋养的泗县人民,日出而作,男耕女织,世代沿袭 的生产生活习俗,是黄淮地区农耕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农耕文 明的缩影。 通济渠的漕运功能虽然丧失了,但仍然具有较强的防洪、排 涝、灌溉功能。它日夜汩汩不息,滋润着两岸土地,哺育着两岸 3 人民。泗县人民在渔樵耕读的辛勤劳作中,继承传统,改进工具, 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一脉相承、耕读传家的农耕文化培养了泗 县人尊老爱幼、集体至上、吃苦耐劳、邻里相帮的传统美德;农耕 与水利的依存关系培养了泗县人民与千年运河的深厚感情。 传承运河,延续运河文脉。 字画、奇石、戏曲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在泗县具有深厚 的群众基础。字画因名士泊舟而兼容并蓄,“泗滨浮磬”随漕船进 贡而名扬海内,泗州戏随商船流转而遍布黄淮。 宋代泗州书画名家薛媛、雍秀才技艺精湛。苏东坡沿运河游 赏,停船泗州,为泗州才女薛媛书法作“百金竞买蒲葵扇,不必更 求王右军”;为雍秀才画作配诗八首。米芾泛舟虹县,写下“快霁 一天清淑气,健帆千里碧榆风”等两首七言绝句,成就千古名帖 ——《虹县帖》。泗县晚清书法家张启后之作,承欧柳之风,俊秀 潇洒。王天铎篆刻、花鸟自成一派。近现代泗县书画家结社雅集, 有序传承,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品。 《禹贡》记载:“峄阳孤桐, 泗 滨 浮 磬”。泗县,秦时属泗水郡, 地处汴水之畔、泗水之滨。用泗滨浮石裁制的磬叫做“泗滨浮磬”,

文档评论(0)

kongbaip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