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正式2016资料.pptxVIP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间界限:220年——581年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分裂、政权更迭频繁、民族融合加强,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差距缩小。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1)时代特征国家长期分裂,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政治国家长期处于分裂局面,朝代更替频繁;北魏孝文帝等顺应民族融合趋势,进行改革经济铁犁、牛耕等先进生产方式继续向边疆地区推广;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为隋朝统一创造条件文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世界领先成就;出现三教并立局面北朝北方东魏北齐十六国北魏东汉隋朝魏蜀吴西魏北周西晋梁东晋宋齐陈南方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220-581一、政治:总体局面:国家长期分裂,朝代更替频繁重要制度:三省体制和九品中正制1、中央体制:三省体制形成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门第)3、重要改革: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府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的官员任“中正”,中正必须是二品现任中央官,中正以簿世(谱牒家世)、行状(才干、道德)、乡品(中正鉴定)为标准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中正给乡品前先列某一层次,再报大中正(州),最后转呈司徒,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曹魏时对人才的提升和使用有重要作用,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一、政治:总体局面:国家长期分裂,朝代更替频繁重要制度:三省体制和九品中正制1、中央体制:三省体制形成即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2、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门第)3、重要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 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 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 《魏书·序记》鲜卑拓跋--骑在马背上的民族游牧为生、流动性强 擅长射猎、骑兵凶猛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北魏孝文帝原名拓跋宏 (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即位时仅5岁,一切军国大事皆由祖母冯太后主持,孝文帝早期的改革,虽然以他的名义进行,但实际的决策者却是冯太后。冯太后 汉族人,她本是官宦之女,因罪充公为奴。 之后历经辛苦成为北魏皇后。丈夫死后两度摄政 。490年去世,享年49岁。冯太后聪明果决, 展现出超强的政治手段。冯太后本是汉人,极力推行汉化。 在她的影响下,北魏孝文帝从小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 23岁亲政后进一步改革。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谢灵运拓跋贵族盘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并引发起义前提必要性可能性(一)历史背景:1.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分裂混乱局面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3.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中原比较先进4.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改革迫在眉睫5.冯太后、孝文帝主张变革,巩固统治。(二)改革的过程及主要内容: 前期:(冯太后主持)改革的重点适应农耕文明创立新制——俸禄制、均田制、租调制、三长制后期:(孝文帝主持)改革的重点是汉化——为推进改革,孝文帝迁都洛阳(495)——汉化政策(改汉制、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北魏前期,地方官吏不论政绩优劣,一律任期六年,而且没有俸禄。这就使得当时的吏治非常混乱,各级官员贪污的现象相当严重。官员的贪污不仅影响北魏的财政收入,同时也加深了北魏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为此,孝文帝制定了俸禄制和地方官吏任期制。凡贪污帛满一匹及枉法者,一律处死;官吏按政绩的好坏来决定升降。北魏玻璃瓶俸禄制作 用整治吏治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规定由国家发放官吏的俸禄,严惩贪污枉法者。 均田制是国家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在经历了长期的纷乱和战争后,政府掌握了大量的无主荒地,大批农民又离开土地流亡四方,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了吸引劳动力回到土地上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