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1.2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制度.docx

选修一1.2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制度.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5 1.2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与监察制度 关于“脚注”,把握两条原则:一是相对比较完整的引用,如一段相对完整的话,如果仅仅是一个词或截取的半句话,一般不做“脚注”。二是表述方式明显和前后文不一致,如文言文,必须用“脚注”的方式标注,以便读者明白。 一、课程内容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的考核和监察制度;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二、史学解读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方式 1.从禅让制到军功制 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选举最高首领的制度。如尧、舜、禹皆是通过禅让制实现了权力的交接。禹死后,其子启承继禹的权位。至此,“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公天下”的禅让制。与此同时,与王位世袭制“犹如孪生兄弟难解难分”的世官制也随之产生。 世官制也称世卿世禄制,就是官员的职务和爵位父死子继,世代相袭。周代世卿世禄制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世官制下,庶人是绝无可能突跃而为卿大夫的。 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各国变法的兴起,“明贤主义终于获得胜利,新的官僚政治终于取代了旧的世族政治”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40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唯贤、唯功成为选官的主要原则。其中以秦国表现最为突出。商鞅变法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40页,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156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察举制 察举制是汉代实行的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汉承秦制,以军功为重,故汉高祖刘邦时“公卿多起于屠贩”。但军功选才难以长久,汉初建立的“任子”“赀选”等制度也非长久之计。 汉高祖发布诏书,公开向全国求贤,命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本地贤士。汉文帝时察举孝廉已初具雏形,“出现孝者与廉吏并列现象”。汉武帝时正式推行“以儒取士”的察举制。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首次下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察举制已确立为一条较完备的入仕途径。武帝之后,察举制进入到蓬勃发展阶段,察举制取代原有军功、任子等制度,成为主要的选官用人制度,以致“胸怀大志的知识分子,倘若不由察举之路,就没有上疏发表政见的机会,就无做官的机会。”陈长琦:《汉代察举制度略论》,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东汉时期,察举制的科目实现了繁杂到简约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增加了一个考试的新环节,“从而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72 陈长琦:《汉代察举制度略论》,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72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与世官制相比,察举制大大前进了一步”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纵横谈》,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3)。,因为察举制改变了世卿世禄的传统,抑制了军功贵族集团的膨胀,弥补了任子一类制度的弊端。察举制强调德行还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但东汉以后,“随着地方豪族势力的发展,乡党舆论逐渐被官僚家族、地方大姓所把持”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227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察举制走向了自身的对立面。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纵横谈》,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3)。 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227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也称九品官人法,始创于曹魏,两晋沿用,波及南北朝,隋时废除,终被科举制取代。 曹操当政时“唯才是举”,以九品论人、量才授官,笼络了大批人才。曹丕代汉称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肇始时,重家世之弊尚不突出,中正官在品评人物时,大体上能够做到公正客观,起到了一定的纠弊济世的作用,选拔了一些人才。但九品中正制从标准和运作两方面说,都对官僚政治造成了扭曲。以豪门大族为政治基础的两晋王朝,必然要维护豪门大族的特权。九品中正制的建立巩固了他们在社会上的特殊地位。南北朝时只要是出生于豪门大族,即可做大官,士族和庶族之别譬如霄壤,“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张旭华:《关于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几个问题》,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张旭华:《关于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几个问题》,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3)。 4.科举制 科举制是指“朝廷允许普通士人和官员一样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从中选取人才、分别任官的一种制度”许树安:《古代选举及科举制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444你啊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