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感悟心得体会.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感悟心得体会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夯实现代产业体系根基应从产业通融、要素共融、企业互融等三个层面发力。 着力“三产通融”,夯实产业供给基础。“一二三”产业通融的产业体系是现代经济体系的基础和内核。一是加快农业“三产通融”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农业在生产、加工、服务等方面的多种功能,拓展农业的生态环保、休闲旅游和文化传承等非生产功能,找准农业“三产通融”的功能点;探索“1+3”、“1+2”、“2+3”、“1+2+3”等多种通融发展模式,促进农业“接二连三”或“隔二连三”,把农业打造成为“一二三”融合发展的“第六次产业”;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技术、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在农业三产间重组融合、延伸融合、交叉融合,实现效益叠加。二是加快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融发展。坚持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推进,以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探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融发展有效路径,加快先进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和产出服务化,探索发展服务型制造、以服务为主导的反向制造;搭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通融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协作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和国际交流平台,形成制造和服务的战略与业务协同、跨界融合、业态与模式创新。三是营造“三产通融”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消除市场壁垒,降低产业要素流动成本,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有利于激发企业家精神、保障企业家守法创新的法治环境;针对产业通融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加大财税、金融、人才对产业通融发展的精准支持。 着力“四链共融”,夯实要素配置基础。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共融”。一是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以科研产业化和市场化为核心,加快科技要素培育。协调推进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改革,充分调动释放科研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企业和企业家在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着力攻克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二是推进产业链与资金链的深度融合。以矫正“脱实向虚”为重点,加快现代金融要素培育。加快发展普惠金融,让更多中小微企业完成创新发展;加快发展多层次、全方位资本市场体系,充分发挥现代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资本媒介、高效支付、风险规避、财富管理等功能促进作用;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优化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三是推进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吸引和培育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投身实体经济发展,让高技能人才过上有社会尊重、体面的生活,推进人力资本积累和产业发展协同。 着力“三类互融”,夯实微观主体基础。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主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要践行者。大中小“三类互融”的企业生态对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起基础性的关键作用。一是探索互融模式。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重点行业领域,围绕产业链集群、供应链整合、价值链共享关键环节,探索资源开放、能力共享等协同机制,推动上中下游企业垂直整合,推动同类企业配套集聚,构建大中小企业深度协同、互融发展的新模式;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每个关键节点,促进大中小企业多层次、多形式的创新能力共享,构建产研对接、跨界互融的新模式。二是增强互融支撑。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互融发展中引领支撑作用。支持大企业利用“互联网+”等手段,推动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分享制造平台,推动三类企业制造能力的集成整合、线上线下共享。支持大企业广泛开展订单生产、服务外包等业务,稳固与中小微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三是夯实互融平台。依托实体园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为重点,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特色载体,提升载体平台的资源对接和整合能力,畅通大中小企业互融发展渠道。在经济发展先行地区打造“三类互融”发展示范区,基于良好的制度设计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化工高级工程师证持证人

专业刊物编审机构,央企和政府工作经历,30年技术和市场情报调研经历,多年写作和编辑出版经验,提供化工新材料技术市场及投资分析报告,达到您满意为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17日上传了化工高级工程师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