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五、伴发所见 1.皮肤增厚 2.乳头回缩 3.腋窝淋巴结肿大 * 皮肤增厚 * 乳头内陷,“漏斗征” * 腋淋巴结增大 * Thank You ! * 毛刺状边缘 * 长毛刺 * 二 钙化 钙化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作为乳腺癌一个主要X线征象,它不仅可以帮助对乳腺癌的确诊,而且约有4%-10%的病例,钙化是诊断乳腺癌的唯一依据。在所谓临床“隐性”乳腺癌中,至少有50%-60%是单独凭借钙化作出诊断的,其中约30%左右是原位癌。70%左右是管内癌、早期浸润癌。 * 钙化 * 乳腺癌的钙化颗粒多数是磷酸钙,少数为草酸钙。钙化多数是位于导管腔中癌细胞的变性坏死区,在X线上多表现为成堆的泥沙或针尖状钙化,少数为坏死癌细胞本身的钙化。钙化亦可发生在浸润性癌灶边缘的坏死细胞残屑内。在实性癌中,钙化可位于癌巢内,呈边缘不规整的钙化斑。在腺癌中,钙化可位于腺腔内,或在粘液腺癌的粘液基质内。有些钙化则可位于癌旁正常乳腺末梢乳腔内或间质内。 * 美国放射学会提出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将乳腺钙化分为典型良性、中间性和高度可疑恶性钙化三类。高度可疑恶性的钙化包括: 细小的多形性钙化:其大小和形状不一,直径小于0.5mm。 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钙化:外形细而不规则,常不连续,宽度小于0.5mm,多为导管内钙化。 钙化 * 国外学者通过400例孤立丛状微小钙化手术证实病例的分析,认为小线虫状、线样或分支形及不规则大小的微小钙化是恶性钙化的最可靠指征,正确诊断率达90%以上。另外,若微小钙化总数超过30枚和每平方厘米微小钙化数超过20枚,亦表明为癌的可能。 * 典型的良性钙化 1.皮肤钙化 常位于腋及乳晕区皮肤,通常中心透亮,散在分布,在斜位比较容易观察 * 血管钙化 常常表现为平行轨道状钙化或管状结构钙化。 * 粗糙或爆玉米花样钙化 通常是退化的纤维腺瘤所致,呈粗大颗粒状 * 大的圆形钙化,常常伴有导管扩张。随导管走行分布,走向乳头。分泌性钙化常见60岁以上妇女。 * 圆点状钙化,可以大小不等,散在分布。如果钙化小于0.5mm,应该警惕。 * 中心透亮的钙化 * 蛋壳样或弧形钙化,常见于脂肪坏死及囊壁钙化 * 钙乳,斜位图像呈新月形,弧线状,表示囊内钙盐沉着 * 缝线状钙化,线样或管样 * 营养不良型钙化,常见外伤后或放疗后,形态不规则但是粗糙,常常大于0.5mm。 * 中等度疑为恶性钙化 不定形或模糊不清的钙化,表现为细小或模糊不清。弥散散在分布表现为良性,呈丛状、区域状或段性分布应该活检。 * 粗糙不均密度的钙化,大于0.5mm,有融合趋势,但比营养不良型钙化小。 * 较大恶性可能钙化 细小多形性钙化 细线状或细线分支状钙化 * 钙化的分布 弥漫/散在分布:钙化任意分布在全乳。此种分布的细针状或不定性钙化常为良性,且为双侧。 * 区域性分布:钙化散在分布于较大的乳腺组织,且不符合导管的分布,可累及乳腺一个象限或超过一个象限,恶性可能性很小。但评估是必须注意钙化形态。 * * 群集或丛状分布:较小的乳腺组织小于1mm平方至少5枚钙化。 * 线状分布:钙化排列成线样。提示导管内钙化沉着,恶性可能大。 * 段性分布:表示钙盐沉着1支或多支导管及它们的分支内,提示乳腺小叶或段内有多发乳腺癌可能。如果分泌性钙化,粗大圆形钙化,可能良性,如果不定性钙化,细小钙化为恶性可能大。 * * 细小多形性钙化 * 细小线样或小线样分支钙化 * 三、结构扭曲:乳腺的正常结构被扭曲,但未见具体结节或肿块。如果没有外伤史或手术病史,需考虑恶性可能,需要活检。 * * 四、双侧乳腺不对称 1.球形不对称: 相应区域有局限性致密区,即为球形不对称,不伴有肿块,结构扭曲,常常为正常变异,如果有触诊异常,应该穿刺活检。 2.局灶性不对称 与对侧乳腺比较,出现局灶性致密区,应活检或进一步检查 * 乳腺癌的钼靶X线诊断 * BI-RADS乳腺X线分型 旧版X线分型是根据乳腺腺体量分为4型,即脂肪型(<25%),少量腺体型(≥25%<50%),多量腺体型(≥50%<75%),致密型(≥75%)。 现新版分型是根据乳腺纤维腺体数量分为a、b、c、d型 a型 脂肪型 b型 散在纤维腺体型 c型 不均匀致密型, d型 极度致密型,可能掩盖小肿块 * 脂肪型 * 散在纤维腺体型 * 不均匀致密腺体型 * 致密型 * BI-RADS乳腺病变分级共分为7级 0级:需要召回(recall),结合其他影像检查后再评估。 I级:阴性,无异常所见。 II级:典型良性发现。常规X线间隔随访。 III级:良性可能性大,需要6个月后随访。恶性可能性≤2% IV级:可疑恶性,建议穿刺活检。 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