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提纲(超强).doc

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提纲(超强).doc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二必考知识提纲(超强)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中国农业 1、耕作方式的演变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精耕细作(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农业动力方面的革命:牛耕的出现 (3)唐代出现了曲辕犁 (4)汉代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法(耦犁),东汉某些地区已出现一牛挽犁  2、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土地公有制) (2)商周:井田制(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质是国王土地私有制) (3)战国至明清:封建土地私有制(均田制属于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一种) 3、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形态 (3)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进行精耕细作 (4)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体,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5)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二、古代中国手工业 1、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时期 纺织业 冶金业 陶瓷业 新石器 时代 纺织技术已萌芽。中国已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纺织原料是麻、葛和家蚕丝 出现了小件铜器 原始社会:彩陶 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叫原始青瓷 商 纺织业在经济生活中已经相当重要。商代遗物发现玉蚕,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 青铜器的繁荣时期。西周青铜器大多作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   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春秋战国 = 1 \* GB3 ①春秋时期铁器时代到来。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 2 \* GB3 ②战国炼钢和淬火工艺已有所发展 汉代 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汉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冶铁开始使用使用煤炭作燃料,供风由自然通风演进到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鼓风,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借用水力鼓风作为动力的水排 东汉釉色光亮、质地纯净的青瓷器 南北朝 ————— 出现了灌钢法 —————— 唐 官营手工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陶器——唐三彩 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南青北白”——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唐代晚期创釉下彩绘,并把绘画和诗文用于瓷器装饰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的名句赞美的是越窑青瓷 ▲杜甫“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赞颂的是四川大邑白瓷 宋 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推广到闽、粤等地,丝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北宋已有了以煤作为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景德镇为“瓷都” 元代 棉纺织家黄道婆对纺织工艺进行了革新,创制了新式纺车,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青花瓷 明代 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在纺织业部门首先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清代 粉彩瓷器 2、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①官营、私营、农民个体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发展; ②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③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 ④手工业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⑤手工业经济是农耕经济的附属;⑥明清时期手工业生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三、古代中国商业 时期 商业 城市与“市” 商业都会 商代 商业已有了初步发展 西周 商业交易日益频繁,可看到流通骨贝和铜贝的情形 春秋战国 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 中心 战国已出现称作“市井”的商业区 秦朝 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出售商品的人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钱投入陶制容钱器之中 汉代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的记载,商人成为古代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 对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在“市”的中央设置亭楼,西面建有门墙,管理相当严格。西汉长安城有正式的“市”九处 都市的商业集中,形成“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的繁荣景象 新朝 王莽在长安和“五都”设“五均”官,控制市场物价。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 南北朝 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草市也实行行政管理。 唐 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商旅往来频繁。如“俞大娘航船”,客舍、邸店、车坊等服务于商运的辅助性经营场所生意非常兴隆。 长安城“市”与“坊”界限分明,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草市”的作用十分显著,并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比较繁荣,反映了商业的发展 长安的市发展为店铺林立的常设商业区,洛阳市场规模远超长安,扬州“雄富冠天下”,杭州、湖州也成为重要的商业都会。 宋元 商业空前繁荣,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中国商品远销国外,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北宋益州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宋朝

文档评论(0)

寂寞高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