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固定句式68724培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表示某种关联的固定句式。   这类固定句式相当于文言文中的关联词语,常常起到关联作用,只不过它们有的是虚词连用,只有在翻译时,才显出其作为关联词语的固定意义。   1、表并列关系。这类固定句式容易判断,跟现代汉语的表并列的关联词语相似,如“载…载… ”“且…且…”等,通常翻译为“一边…一边”或“又…又”等。  ①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②见信死,且喜且怜之。(《史记?淮阴侯列传》)——(高祖)见韩信被杀死,又高兴又怜悯他。 2、表因果关系。常见有“所以”“是以”“以是”“是故”“以故”等。 ①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是以”也就是“以是”,是一种宾语前置的用法,相当于“因此”。“以”表原因,“是”就是“这”。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所以”相当于“…的原因”。 ③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是故”相当于“因此”。 ⑤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以故”相当于“因为这个原因,因此”。 3.表假设关系。常见“虽然”“然则”等。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然则”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可以视为“然”相当于“这样”,“则”相当于“那么”。 “有…于此(斯)”翻译时只需在有关句子前加一“假设”“假如”之类的词语即可。如: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若其”相当于“假如”。如:今者违命,胜不足多;若其不胜,为罪已甚。(《晋书?周浚传》)——现在违背命令,打了胜仗也不算什么;假如没有胜利,罪过就太大了。 4、表选择关系。常见有“宁…无”、“宁…不”、“其…其”、“非…则”、“与其…毋宁”、“与…无宁”等。 ①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②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无”“宁…不”表抉择,译为“宁可(宁肯、宁愿) …也不” 。 ③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其…其”表选择,译为“是…还是” 。 ④非死则徙尔 “非…则”表选择,译为“不是…就是” 。 ⑤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 ⑥与其饥死于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 “与其…毋宁”“与…无宁”表选择 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 目录 一、表示某种语气的固定句式 二、表示特殊作用的固定句式 三、表示某种关联的固定句式 四、表示指代的固定句式 五、其他常见的固定句式 一、表示某种语气的固定句式。   虚词的语法作用最常见的就是表明语气,一般来说,虚词的连用或关联使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语气的加强,因而,表示某种语气是固定句式的常见形式。  1、表判断语气。常见的有“无以”“所以”“者…也”等。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以”相当于“没有用来…的办法”。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所以”相当于“是用来…的”。 ③亚父者,范增也。 ④非我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者…也”表判断是常见的,还有“者也”连用等。 2、表疑问语气。表疑问语气的固定句式比较多,常见的有“如何”“何如”“若何”“奈何”“何也”“何所”“何为”“如…何”“如之…何”等。  ①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如何”相当于“为什么”。  ②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何如”相当于“怎么样呢”。 ③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奈何”相当于“怎么办”。  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何也”相当于“为什么呢”。  ⑤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何为”是宾语前置句式,也就是“为何”,相当于“为什么…”。 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何所”译为“所‥‥‥的是什么” “如…何”“若…何”“奈…何”这是三个意义相同的表示疑问的说法,怎么样,中间可以插入名词,代词或是短语,译为:把…怎么样:对什么怎么办:怎样对付(处置,安顿) ?其如土石何? ②会痤病,魏惠王亲往问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奈社稷何? ③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在这种习惯说法中,如果插入“之”,就构成“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可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 如:林父之事君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社稷之卫也,若之何杀之?  “乎哉”,如侧重“乎”,则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如侧重“哉”,则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比如我这样的人,可以保护百姓吗?   董生勉乎哉!(韩愈《送董邵南序》)——董生自勉啊! 3、表反问语气。往往由疑问词和语气词两部分构成,一般为前面是疑问代词,最后是语气助词

文档评论(0)

135****7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