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概论复习总结.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规划概论 第一章.城市产生于城市发展 。 1、(1)城市地理学:强调城市的空间特征,认为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 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集地,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 落,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 )城市经济学:强调城市经济活动的特征,认为城市是各种经济活动因素 在地理上大规模集中的结果, 即城市是坐落在有限地域空间内的各种经济市场— —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并与城外相互联系的网络系统。 (3 )城市社会学:城市是特定区域内从事各种非农业劳动的密集型人口所组 成的具有共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是人类生存的特殊社区。 (4 )社会政治学:城市不仅是市场中心的所在地和有法律规范的地域,更是 不同团体间确定政治关系的制度化共同体。 以上表述岁角度不同但有三个共同前提: ①城市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②城市的定 义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从任何一个片面的角度或特征出发对城市下定义都是不完 整的③城市的概念是随着时间发展变化的 2、城市的定义(我国《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 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3、城市的界定:人口密度、人口规模、行政区划、职业构成 4 、我国的城市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我国一般按行政建 制设立中央直辖(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 5、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城市与所在的区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 辩证关系,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区域产生城市,城市反作用 于区域。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的核心, 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根据其 职能、作用辐射影响范围大小, 中心城市有不同的等级;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腹地 和基础,区域的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等制约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规模。 城市与区域关系密切, 是点与面,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 体。 6、世界第一批城市大约出现在 5000 年前,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 亚平原上的两河流域, 以后在印度河流域、 黄河流域、 中美洲等地先后也诞生了 城市。 7、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 (1)城市化波及整个世界,但各地发展不平衡。 (2) 城市个数继续增多,城市规模空前膨胀。 (3 )城市职能出现两极化倾向,一是多 种城市职能的叠加,二是城市职能的分化。 (4)城市的地域结构趋向分散,由单 中心城市变为多中心城市。 8、城市化的定义: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9、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1)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的初期阶段。城市人 口 30%以下,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 (2)人口向城市迅速积聚的中期加速阶段。 城市人口在 30%-70%之间。 (3 )进入高速城市化以后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又趋缓 慢甚至停滞的后期阶段。城市人口占总比重的 70%-90%之间。 10、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区域农业生产力发展是城市化初始动力。 (2 )工业 化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11、我国城市发展政策新趋势: (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形成国家主体功能 区。(2)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3) 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 态环境 第二章.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建设 1、城市规划的含义: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 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2、城市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政治性、前瞻性、系统性、长期性、法治性、强 制性。 3、城市经营的内涵: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所有资产进行集聚、重组、 运营,从中获取收益,谋求城市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 4 、城市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