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刑法》第17条第2款的另一种解释方法.pdf

对《刑法》第17条第2款的另一种解释方法.pdf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的另一种解释 关键词 : 罪行说 / 罪名说/ 解释 / 政策 内容提要 : 罪行说和罪名说对《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的解释存在封闭性和静止性的缺陷。对 该款的解释基本上不是一个智识性问题, 而是一个政策性问题。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责任范围的划 定反映了统治者对未成年人犯罪爱恨交错、 教罚并施的矛盾心态。 《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中的“罪” 并不意味着要么是“罪行”, 要么是“罪名” ; 而是意味着有时候是“罪行”, 有时候是“罪名”。 我国《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那么, 该款规定的“罪”是指犯罪行为,还是罪名 ?围绕此问题,刑法理论争论空前激烈,不同时期的立 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也前后矛盾。 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去深思: 为什么会存在如此严重的分歧——是立 法本身存在问题,还是解释存在问题 ?如何理解、评价这种分歧——不同意见之间谁对谁错,如何 取舍 ?笔者认为,《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是探索刑法解释政策之维的绝佳标本,分析《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的政策之维有利于澄清我国当前刑法解释学的一些混乱,从而推动刑法解释学的深入 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罪行说与罪名说之争 相比于 1979 年《刑法》的第 14 条第 2 款,① 我国现行《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的规定已经具 有相当的明确性了,甚至被誉为“在犯罪主体上贯彻罪刑法定原则”的重大进步。② 但是,后来 司法实践和刑法理论所产生的巨大分歧,显然是立法者当初始料未及的。分歧主要可分为“罪行 说”和“罪名说”两种观点。 罪行说认为,《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规定的是 8 种犯罪行为而不是 8 个具体的罪名,而且这 8 种犯罪行为所触犯的罪名不是依照《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确定,而是依照刑法分则具体条文认 定。③ 2002 年的立法解释和 2003 年的司法解释采取罪行说的观点。 例如, 2002 年 7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 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规定:“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规定的 8 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 具体罪名。对于刑法第 17 条中规定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是指只要故 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 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是指只有犯故 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才负刑事责任,绑架撕票的,不负刑事责任。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绑架人质后杀害被绑架人、拐卖妇女、儿童而故意造成被拐卖妇女、儿童 重伤或死亡的行为,依据刑法是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该《答复意见》还只是讲“应当追究其 刑事责任”,而没有讲如何追究刑事责任,即如何确定罪名。 又如, 2003 年 4 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有关问题 的答复》进一步指出:“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实施了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规定的行为,应当追究 刑事责任的, 其罪名应当根据所触犯的刑法分则具体条文认定。 对于绑架后杀害被绑架人的, 其罪 名应认定为绑架罪。”显然,该《答复》比上述法工委的《答复意见》走得更远:对于上述行为不 仅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且应当按照所触犯的刑法分则具体条文 ( 而不是按照《刑法》第 17 条第 2 款) 来确定罪名。 按照罪行说,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的责任范围则相当宽。例如, 可以构成决水罪、以危险方法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