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2 切削液 切削液主要用来减少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和降低切削温度。 2.2.2.1 切削液的作用 (1)冷却作用 (2)润滑作用——边界润滑原理 (3)洗涤与防锈作用 2.2.2.2 常用切削液及其选用 (1)水溶液 主要起冷却作用。 (2)切削油 主要起润滑作用。 (3)乳化液 由水和油混合而成的液体。浓度低的乳化液主要起冷却作用,适用于粗加工和磨削,浓度高的乳化液,主要起润滑作用,适于精加工。 (4)极压切削油和极压乳化液 2.2.3 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2.2.3.1 前角、前刀面的功用和选择 前角选择原则:在刀具强度许可条件下,尽量选用大的前角。对于成形刀具来说(车刀、铣刀和齿轮刀等),减小前角;可减少刀具截形误差,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前角的数值应由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和加工工艺要求决定。 2.2.3.2 后角和后刀面的功用和选择 后角的选择原则是:在粗加工以确保刀具强度为主,可在4 °~6 °范围内选取;在精加工时以保证加工表面质量为主,一般α0=8 °~12 °。 2.2.3.3 主偏角、副偏角的功用与选择 主偏角kr主要影响切削宽度bD和切削厚度hD的比例并影响刀具强度。 此外,增大主偏角kr是控制断屑的一个重要措施。 主偏角kr选择原则主要是: 在工艺系统刚性不足的情况下,为减小切削力,选取较大的主偏角。 在加工强度高、硬度高的材料时,为提高刀具耐用度,选取较小主偏角; 根据加工表面形状要求选取,如车削台阶轴取kr ≤90 °,车外圆又车端面取kr=45 °、镗盲孔取kr90 °。 副偏角k’r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刀具强度。通常在不产生摩擦和振动条件下应选取较小的副偏角。 过渡刃的选择原则是,普通切削刀具常磨出较小圆弧过渡刃,以增加刀尖强度和提高耐用度。随着工件强度和硬度提高,切削用量增大,则过渡刃尺寸可相应加大,一般可取过渡刃偏角krε=1/2 kr,宽度b ε=0.5~2mm或取圆弧半径r ε=0.5~3mm。 2.2.3.4 刃倾角功用与选择 刃倾角λs主要影响切屑的流向和刀具强度。 刃倾角λs的选择原则是,主要根据刀具强度、流屑方向和加工条件而定。 2.2.4 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2.2.4.1 切削用量选择原则 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分析: ①生产效率 切削用量ap、f和vc增大,切削时间减小。一般情况下尽量优先增大ap ,以求一次进刀全部切除加工余量。 ②机床功率 当背吃刀量ap和切削速度vc增大时,均使切削功率成正比增加。此外,增大背吃刀量口ap 、使切削力增加多,而增大进给量f使切削力增加较少、消耗功率也较少。所以,在粗加工时,应尽量增大进给量f是合理的。 ③刀具耐用度 在切削用量参数中,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切削速度vc,其次是进给量f,影响最小的是背吃刀量ap,优先增大背吃刀量ap不只是达到高的生产率,相对vc与f来说对发挥刀具切削性能、降低加工成本也是有利的。 ④表面粗糙度 加工表面粗糙度主要限制的是进给量f的提高。 综上所述,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应该首先选择一个尽量大的背吃刀量ap,其次选择一个大的进给量f,最后根据已确定的ap和f,并在刀具耐用度和机床功率允许条件下选择一个各理的初削速度vc。 2.2.4.2 切削用量选择方法 第三章 零件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3.2 机械加工工艺基本概念 3.2.1 生产过程 3.2.2 工艺过程 (1)工序 (2)工位 (3)工步 (4)走刀 (5)安装 3.2.3 成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1)单件生产 (2)成批生产 小批、中批、大批 (3)大量生产 3.3工件定位原理 用夹具定位涉及到三层关系: (1)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 (2)夹具相对于机床的定位; (3)工件相对于机床的定位——间接通过夹具来保证的。 3.3.1六点定位原理 用正确分布的六个支承点来限制工件的六个自由度,使工件在夹具中得到正确位置的规律。 完全定位 不完全定位 过定位 欠定位 3.3.2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 1.工件以平面定位(非回转体) 支承钉、支承板、可调支承、辅助支承等 2.工件以圆柱孔定位 圆柱销、圆锥销、削边销等 3.工件以外圆柱面定位 V形块、圆/半圆定位套、内锥套等 3.4 定位基准的选择与定位误差的计算 在零件图上或实际的零件上,用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