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望岳》教学设计
秦桂红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诵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了解诗歌特点。
2 体会诗歌的意境,赏析精彩语句。
3. 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一、导入:
1、下面的对联写谁?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 诗圣——杜甫“五岳归来不看山” 。今天我们
随诗圣杜甫一起去领略五岳之首的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
二、什么时候“望”: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1、“李杜诗篇万口传”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世称 李杜 。李白的诗歌浪漫飘逸、雄奇
豪放,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杜甫的诗歌沉郁、凝重,是现实主义的典型代表。
2、请同学对杜甫做补充介绍:诗圣、诗史、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当了检校工部员外郎,
这就是后人称他“杜工部”的由来。代表作品: 《前出塞》《兵车行》“三吏”“三别”《茅屋为
秋风所破歌》 《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3、写作背景: (课件)
三、“望”到了什么:吟读课文,初步感知。 课件
1、指读,纠正字音,节奏
2 、听配乐朗诵《望岳》,读出味道 课件
2 、学生自由朗读。
3 、配乐学生个别朗读,其他学生点评。 配乐
4 、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学习小组交流,有否疑难及互
答)
5 、学生说说诗句的含义。 课件
重点字词:岱宗 未了 造化 钟 阴阳 曾 眦 会当 凌
四、怎样“望”:赏析诗句,进入意境。 课件
1. 诗题叫《望岳》 ,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并
且角度有别,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同桌交流 板书:远望近望细望
精讲: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课件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
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的结果。
这里,诗人想说的是,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
边的齐鲁大平原。这是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用的是虚笔。为什么要用虚笔?因
为泰山的秀美实在是一言难尽,不如只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里用了什么修辞?受,
下句写泰山的巍峨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山南先得日光,故易晓;
山北日光不到,在晓犹昏。“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
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 “割”字写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特点,突出了泰山高俊奇险、
遮天蔽日的形象。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
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
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
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然后顺理成章地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由“望岳”想到了将来的“登岳”, 诗人此刻仍在山下,因此这两句是虚
写。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
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这句诗蕴含着什么人生哲理?
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
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2、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图片 课件
细望泰山时所见的云涌翻腾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展开合理的联系和想象,用
你的语言再现当时的画面。
3、诗句赏析是中考诗歌鉴赏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一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