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工艺
第一节 污水处理区
五龙口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区设计规模为 10 万 m3/d ,其中来水 60%为工业
废水,40%为生活污水。采用改良氧化沟处理工艺,剩余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外运
填埋,处理后二级出水一部分进行深度处理, 剩余部分排入五龙口明渠, 汇入贾
鲁河,最终到淮河。污水处理区工艺流程图如下:
1、设计进出水水质:
设计总变化系数: K 总=1.3
3
设计流量: Qmax=1.50m /s
设计进水水质为:
BOD5=220mg/l CODcr=500mg/l
3
SS=250mg/l NH -N=55mg/l
TP=4mg/l pH=6~9
设计出水水质:
BOD5 ≤20mg/l CODcr ≤80mg/l
SS≤30mg/l NH3-N ≤25mg/l
磷酸盐 ( 以 P 计)≤1.0mg/l pH=6~9
处理程度:
EBOD5 ≥90.9% ECODcr≥84%
ESS≥88% ENH -N ≥55%
3
EP≥75%
2、污水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污水处理主要构筑物包括:粗格栅、进水泵房、高位井、细格栅、旋流沉砂
池、配水井、 生物池、沉淀池、 回流污泥泵房、 配泥井、 鼓风机房、脱水机房等。
粗格栅: 主要作用: 去除直径大于 20mm 的进水中的漂浮物, 以保护水泵不
受损坏,并减轻后续处理单元的负荷, 否则这些大块污物将堵塞后续单元的机泵
或工艺管线。最大过栅流量 3.3 m3/s,粗格栅为一、二期共用设施。
进水泵房: 主要作用:是对来水进行提升,用泵将来水提升至高位井,进水
泵房设计遗留有二期的提升泵 2 台的位置。
高位井: 这是全厂水位最高的位置, 在随后的工艺中, 水的流向全是靠其自
重流向后续处理过程,高位井为一、二期共用构筑物。
细格栅: 主要作用:去除直径大于 6mm 的悬浮物,由中心刮渣板刮取栅条
框内拦截的栅渣,在垃圾捞出的过程中由螺旋细格栅中心螺旋对垃圾进行压榨,
并将压榨干的垃圾通过无轴螺旋输送器送至垃圾斗内,准备外运。
旋流沉砂池: 工作原理:底部进水、上部出水,水进入旋流沉砂池内,由于
流体推动, 强制砂粒走向池底, 沉降的砂粒在池内沿圆周运动轨迹移动。 走向池
底的砂粒, 携带着其它杂质在池底被推向中央, 慢慢沉向池底, 整个流体的形态
基本上是圆周运动,然后慢慢向中央推移,在中间升起,直至顶部,在顶部仍保
持圆周运动并流出池外(出水渠) 。当沉降的砂粒慢慢在池底移向中心,由于流
体的流域逐渐减少,砂粒获得了速度(即越靠近池底中央,其速度越高) 。当砂
粒行至池底边缘至中心的途中, 旋转的搅拌浆叶又为砂粒增添了速度, 使较轻的
有机物浮起、上升、流出沉砂池,而砂粒则渐向中央移动,并于池底中心孔跌入
储砂斗。沉淀在储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铁炭微电解高浓度污水处理.pdf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pdf
- 污水处理厂土石方开挖方案.pdf
- 网络营销考试题库.pdf
- 污水处理标准.pdf
- 污水处理厂高程计算.pdf
- 污水处理厂运行调试.pdf
- 污水处理厂设备、电气仪表安装施工方案.pdf
- 污水处理安全检查表.pdf
- -污水处理调试指导手册.pdf
- 中国多次直拉单晶炉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多功能阀门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中国多工位直接成衣打印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详细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安排.docx
- 宁夏吴忠市同心县四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中国多点平均温度计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 2024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天津市高考政治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天津市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国多弹簧泥浆密封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