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论史笔记整理.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论史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TOC \o 1-3 \h \u 导论 1 ①中国文论的特点 1 ②中国文论的表现形式 1 ③中西比较 1 ④中国文论史分期 1 ⑤中国文论的研究情况 2 第一章 先秦文论 3 ①特点 3 ②《尚书·尧典》 3 ③孔子(前551—前479) 3 ④孟子(前372—289) 4 ⑤荀子(前313—前238) 4 ⑥《易传》 4 ⑦老子(前571—前471) 5 ⑧庄子(前369—前286) 5 ⑨儒道互补 6 第二章 两汉文论 7 ①特点 7 ②《诗大序》 7 ③汉代对屈原及屈赋的评价 7 ④司马迁(前145—不可考) 7 ⑤王充(27—97) 8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论 9 ①特点 9 ②曹丕(187—226) 9 ②陆机(261—303) 9 ③刘勰(465—520) 10 ④钟嵘(468—518) 11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论 12 ①特点 13 ②陈子昂(659—700) 13 ③杜甫(712—770) 13 ④皎然 13 ⑤司空图(837—908) 14 ⑥刘知几(661—721) 14 ⑦韩愈(768—824) 14 ⑧柳宗元(773—819) 14 ⑨白居易(772—846) 14 第五章 宋元文论 15 ①特点 16 ②苏轼(1037—1101) 16 ③黄庭坚(1045—1105) 16 ④李清照(1084—1155) 16 ⑤陆游(1125—1210) 16 ⑥严羽(或1192—1245) 16 ⑦元好问(1190—1257) 17 第六章 明代文论 17 ①李贽(1527—1602) 18 ②冯梦龙(1574—1646) 18 ③公安派和竟陵派 18 ④李渔(1611—1680) 18 ⑤叶燮(1627—1703) 18 第七章 清代文论 18 ①金圣叹(1608—1661) 19 ②王夫之(1619—1692) 19 ③王国维(1877—1927) 19 PAGE PAGE 1 导论 ①中国文论概况 ㈠表现形式 ⑴片言只语。 ⑵单篇论文(书信、序跋)。 ⑶论诗绝句(杜甫开创,《戏为六绝句》、元好问《论诗三十首》、苏轼《论画诗》、李贽《诗画》)。 ⑷专门论著。 ⑸资料汇编。 ⑹诗文词选评(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 ⑺小说戏曲评点。 ㈡特点 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天人合一”),重视道德实践,强调社会内容和教化作用。 ⑵批评的概念、范畴往往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⑶多经验式描述,注重直觉体悟(内在思维),即目散评(外在表现),多语录式论述,较为零散,体系性和理论色彩较弱。 ⑷理论与创作紧密相连,侧重对作品作家的评论,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⑸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以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这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模仿),发展为以典型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 ⑹以人为核心,认为“文自人”(“诗言志”“知人论世”)、“文似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文为人”(“兴观群怨”)。 ②中西比较 ㈠传统精神与民族性格 ⑴西方人与自然是对立(海洋文明,商业文明;由自然的未知性而引起的对自然的不信任引起,并渴望征服自然),而东方人与自然是和谐(农耕文明,农耕文明;依赖于天自然,与天地并生)。 ⑵西方人重视人的外在的实际活动(强调个体性;人与人的关系是契约关系),而东方人重视人的内在情感(强调群体性;人与人的关系是情感关系,“心”大于“行”,由“家”扩大到“国”)。 ⑶西方人较倾向于看到宇宙事物的差异性、矛盾性,东方人则较多地看到它们的整体性、统一性;西方人对事物的认识方法有较强的分析性、思辨性,而东方人看事物往往是直观性的。 ⑷在发展观、历史观上,西方人尚“变”,东方人尚“通”。 ⑸思想发展的形式上,西方思想史的进程表现为“替变”,后者代替前者,新的否定旧的。而中国古代,在思想认识上的发展多表现为“蜕变”。 ㈡文学理论体系 ⑴西方人以叙事文学为本位,就造成了他们对文学性质的传统看法:摹仿和再现。 ⑵中国最正统的文学是诗,而中国诗又大抵为抒情诗,我国古代正统的文学观念是“表现说”。 ㈢文学理论形态 ⑴西方文学理论重论辩,带有较多的分析性、逻辑性;中国的文学理论重领悟,带有较多的直观性、经验性。 ⑵西方的文学理论有较强的系统性,而我国传统的理论则较为零散。 ⑶西

文档评论(0)

158****75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